2月23日,網友“@協和譚先杰”的一條微博“根雕,真正的”,并配了一張“男根”根雕的圖片。這條微博也讓在海口市火山口公園沉寂7年的“男根雕”引發網友熱議,大部分網友稱,果然是“根雕”啊!重口味,未成年人勿入;同時,也有網友質疑其是水泥做的。這寓意性文化的根雕,是如何形成的,難道是為了吸引游客嗎?
2月24日,記者來到火山口公園,在公園入口旁的根雕藝園里看到了這引發網友熱議的“男根雕”。據火山口公園負責園林和綠化管理的王先生表示,根雕藝園是2006年9月份建成的,那時就已經設計了“男根雕”,寓意天地之根,也指陽剛之氣。而在“男根雕”的正對面還放置了“女根雕”,寓意生命之源。
“我們將主根挖起來后,清理掉樹根夾帶石頭,就成了現在的根雕,并沒有過多的雕刻。”據王先生介紹,這些根雕都是火山地區珍貴的樹種,如荔枝、龍眼等樹木的根部,經過簡單修飾而成。由于火山地區屬于火山熔巖地帶,土層薄、石頭多,其樹根沒法往下生長,發達的根部就只好順著巖石表面延伸,由于根部夾帶火山石生長,從而形成盤根錯節、千姿百態的天然藝術造型。
記者在現場看到,前來火山口公園游玩的人們還挺多,大部分游客都要在根雕藝園里拍照合影,這“男根雕”、“女根雕”紛紛成為背景。
對此,網友“@樂甜派樂天派”吐槽其“慘痛經歷”,她去年游火山口公園,正面看到的這個,騎上去喊老公拍照,張牙舞爪之際看到旁邊有人笑容曖昧,指指點點,一頭霧水被老公拽下來,從側面一看才反應過來,面紅耳赤落荒而逃。據火山口公園管理人員介紹,該男根雕很受游客歡迎,男女游客都會在此拍照合影,大部分游客都可以接受。以前男根雕周圍都是草地,由于合影的游客多了,草地踩沒了,干脆用石板鋪成路。
游客李先生還特意拍了多個角度的照片,他說,“曾游歷過很多國家,像這樣寓意性文化的景點很常見,這是人之常情,家長們也可以趁此機會給小孩講解關于性的知識。”
據悉,近日通過的《海口市石山火山群國家地質公園主園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指出,海口將建設集熱帶火山地質、火山生態、火山人文為一體的國家5A級旅游景區和國際化旅游景區的核心景區。將在現有火山地質公園的基礎上,建設以包子嶺火山口—風爐嶺火山口—眼鏡嶺火山口為核心形成的火山地質遺跡保護中心,規劃用地面積5.69平方公里。地質遺跡保護分區還將利用現有的風爐嶺火山口、眼鏡嶺寄生火山口、包子嶺火山口,通過技術手段噴霧,利用燈光照射,再現火山噴發場景,使游客能夠有身臨其境之感。同時,景區內還將建設火山風貌旅館,周邊民居也將加以改造,體現出火山文化風情。(記者 王洪旭)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