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中國證券金融公司的消息顯示,轉融券業務試點的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基本就緒,并將于2月28日推出。春節已過,政策面再次“松綁”,這是繼中國證券金融公司在去年8月底正式啟動轉融通業務試點后,政策層面的又一重大舉措。
做空或成趨勢
面對即將上市的轉融券業務,有業內人士判斷國內市場或將迎接“做空時代”。
對于市場上做空機制被進一步激活的說法,中投顧問金融行業研究員邊曉瑜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建立完善的做空機制是中國證券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更是中國資本市場成熟的根本性標志?!?/p>
雖然做空機制被視為中國資本市場成熟的表現,但也會給相當一部分投機者留有可乘之機,放大上市公司潛在利空,建立空頭頭寸,最后在股價下跌后平倉獲利的現象將愈演愈烈。
一方面,有人認為轉融券只是完善了市場交易機制的配套制度,總體來看其作用是中性的,中長期來看不會因為轉融券推出造成市場下跌;另一方面,轉融券業務試點的推出客觀上增加了融券交易的證券來源,市場擔心放大融券賣空規模的分析并非空穴來風。
邊曉瑜則表示,目前評判轉融券業務對中國股票市場的真正影響為時尚早,正處于試點階段的融資融券機制并不能對A股市場造成實質性的影響。由于涉及券商、股票數量有限,能夠涉足這一業務的交易人員數量較少,轉融券業務也只是證券市場的一種補充機制。
不改股市長期方向
誠如邊曉瑜所言,本次只有少部分券商和股票參與其中。而轉融券業務的推出符合中國推行的“先試點再推廣”慣例。
首批參與轉融券業務試點的有中信、光大、廣發、國泰君安、國信、海通、華泰、申銀萬國、招商、銀河和中信建投這11家證券公司。有業內人士擔憂,如此小規模的政策放行不能體現制度的從眾性,即無法從個例中發現可能存在的普遍問題,并不能做到有效的市場放開。
邊曉瑜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試點工作往往受試點目標數量較少、難以反映整體走勢等因素的影響。樣本采集、樣本篩選工作也非常重要,融資融券業務所涉及的證券公司和相關股票都應經過慎重考察,不能一下就全都放開。否則勢必會制約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散戶所遭受的損失也將更加嚴重?!?/p>
從另一方面講,不光是“試點”備受關注。相關數據顯示,本次參與試點的券商數量遠小于目前參與轉融資業務試點的52家,而作為去年8月份轉融通業務的配套政策,面對受眾面不等的情況,是否會出現配套政策不配套的問題呢?
邊曉瑜認為,轉融通、轉融券之間存在著很大關聯性,同時還有部分區別,二者在受眾面問題上的差異極有可能導致配套政策效應下降,進而制約該項措施作用的發揮。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