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6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兩會新聞中心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介紹經濟社會發展與宏觀調控有關情況并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新華社記者王鵬 攝
????新華社北京3月6日電(記者江國成、安蓓、羅沙)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6日舉行記者會,邀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張平就經濟社會發展與宏觀調控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經濟社會發展成就顯著
????在評價五年來工作時,張平說,過去五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最大的挑戰是國際金融危機。“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之深、沖擊之大,是歷史罕見的。”
????他說,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黨中央、國務院科學判斷形勢,果斷提出并逐步充實完善,形成了應對危機的一攬子計劃。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過程中,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取得了新的歷史性成就。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創新能力進一步提高,財稅體制改革和金融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人民群眾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我覺得這是值得我們中國人驕傲和自豪的。”實踐充分證明,五年來中央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是完全正確的。
應積極評價去年7.8%的經濟增速
????在談到對去年經濟增速的看法時,張平認為,7.8%的增速超額完成了去年初確定的目標,是在國際金融危機持續發酵、影響繼續顯現的大背景下實現的,也是由我國所處發展階段以及基數規模不斷擴大的現實決定的,而且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得到了進一步提高。“用增速企穩、結構優化、物價穩定、民生改善這四句話來評價去年的經濟形勢是恰當的,是實事求是的。”
????張平對今后一個時期中國經濟的發展充滿信心。他說,我國仍然處在重要戰略機遇期,擁有雄厚的物質基礎,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積極推進,為擴大內需提供了廣闊空間。改革不斷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將繼續激發市場主體的活力,進一步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我們的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在這幾年宏觀調控實踐中,積累了豐富、寶貴的經驗。特別是我們有制度優勢和政治優勢,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集中全國人民的智慧來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進一步激發了中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積極性,這是我們前進的巨大力量。
擴內需讓百姓有錢花敢花錢
????在回答擴大內需的問題時,張平說,擴大內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戰略基點,重點是要發揮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作用和投資對經濟增長的關鍵作用。
????張平說,擴大居民消費,要在提高消費能力、穩定消費預期、增強消費意愿、改善消費環境上下功夫。提高消費能力,就是要增加居民的收入,讓老百姓有錢花。為此,要通過擴大就業、推進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進一步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建立與勞動生產率提高相適應的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穩定消費預期,就是要讓老百姓敢于花錢,最重要、最基本的措施是進一步完善醫療、養老等社會保障制度,并隨著經濟發展不斷地提高保障水平。增強消費意愿,就是要積極發展文化、旅游、養老等消費,加快培育形成新的消費增長點。改善消費環境,就是要規范市場經營,加強市場監管,使產品質量讓老百姓放心。
????張平說,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還有很大的投資需求,關鍵是要選好投資方向,優化投資結構。要把投資的重點放在改善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上,加快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和農村危房改造,加強學校、醫院等薄弱環節建設;繼續加強農田、水利、農村道路建設和農村電網改造;進一步增加對城鎮基礎設施、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等領域的投入。
改革是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動力
????在回答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問題時,張平表示,改革開放是國家發展進步的根本動力。我們今天取得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靠的是改革,今后中國發展仍然要靠改革。
????他說,按照黨的十八大的要求,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進一步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基礎性作用,更好地發揮政府的調控作用。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下一步要重點推進八個方面的改革,即進一步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以及重點行業改革,加快財稅體制改革,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推進價格改革,積極穩妥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將出臺規劃引導城鎮化健康發展
????在回答城鎮化發展的問題時,張平說,去年我國城鎮化率達到52.6%,城鄉結構發生了歷史性變化。城鎮的繁榮吸納了大量勞動力,也帶動了二、三產業的發展。
????他說,城鎮化是今后一個時期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要切實提高城鎮化的質量和水平,搞好城市布局,適當控制特大城市、大城市的發展規模,大力發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幫助轉移到城市的農村人口融入城市生活,逐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務水平。
????他說,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在會同有關部門編制城鎮化發展規劃,以引導城鎮化有序、健康地發展。規劃有望今年上半年出臺。
研究出臺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
????在回答有關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的問題時,張平說,現行定價機制存在周期過長和調價幅度不能靈敏反映國際油價變動情況的缺點。目前,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在研究油價形成機制的改革方案。總的方向是使定價機制更加靈活反映國際市場油價的頻繁變動。
多策并舉化解產能過剩問題
????在回答有關產能過剩問題時,張平說,經過30多年的發展,我國已成為一個制造業大國。制造業在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和滿足人民生活需要的同時,一些行業和產業也出現了產能過剩,尤為突出的是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焦炭等傳統產業。近期,光伏、風電設備等新興產業也出現了產能過剩。
????張平說,化解產能過剩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工作重點。中央提出了化解產能過剩問題的方向,即“尊重規律、分業施策、多管齊下、標本兼治”,就是要尊重經濟發展規律、市場規律,根據不同行業、不同產品采取不同的措施,綜合采取經濟、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調控手段,既解決當前的問題,又著力破除深層次的體制機制障礙和產業發展長期積累的結構性問題。具體來說,就是要通過擴大和創造國內需求來消化一批產能;通過提高企業素質、推動兼并重組來整合一批產能;通過優勝劣汰下決心淘汰一批落后產能;通過鼓勵企業到海外發展來轉移一批產能。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