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上午,在海口市第四人民醫院舉行揭牌儀式上,便民措施引人注目:為急危重病人開設“綠色通道”,先救治,病情穩定或結束搶救工作后再收取必要費用;為產婦免費提供紅糖姜水;上門為周邊行動不便的患者提供診療服務;免費到鄉鎮義診;減免低保貧困家庭患者醫療費等31條便民措施。海口市第四人民醫院將率先探索實施“先看病后付費”制度。(海口網3月7日消息)
看到這一則消息,筆者似乎看到了春天里的鮮花正在盛開,陣陣幽香撲鼻而來,“以人為本”的醫改正悄然走來,這令筆者心里特別寬慰,也特別開心。
“看病難,看病難”一直呼喊了很多年,盡管政府有限制藥價的措施,嚴厲打擊“紅包”行為等,但是,老百姓依然是看病難,尤其是貧困醫患者得了重特大疾病后,因一時手頭籌不起錢便被醫院拒之門外,貽誤診治,甚至釀成“無錢無命”的悲劇。例如,2010年,泉州市兒童醫院因患者家屬錢未帶夠,拒絕為患者打萬元救命針,在患者家屬嚴先生籌錢的過程中,他的雙胞胎女兒卻沒能撐住而離開了人世。2013年2月25日,因沒錢治病,合肥新生雙胞胎女嬰被生父棄綠化帶死亡。如此惡性事件就發生在我們身邊,這不得不令人心寒。
如今,海口率先探索實施“先看病后付費”的制度,這種“把人民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的做法,讓醫患群眾看到了希望。“先看病后付費”恐怕會引起院方對病人的疑慮,害怕病人出院后不給錢,但是不是有就診協議嗎?不過,社會信任制度也是需要建立的。目前,就暫且不考慮以后付費的情況,先試行再說,至少這一舉措接近民生、接近地氣、更接近人性化,至少患者的生命健康可以得到及時救治,也讓醫院履行了救死扶傷的責任,也讓人們看到政府人性救治的好政策正生根發芽。
不過,要想真正落實“先看病后付費”制度,還需要醫患的雙重配合及相關的配套制度加以鞏固。對“猛開藥”的醫生或醫院加以重罰,對賴賬的患者或患者家屬加以限制和責罰,讓“誠信缺失”無處可藏!
金錢永遠不能凌駕于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之上!期待“先看病后付費”走得更優、更遠!(劉芮君)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