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10歲童偷拿家里39元錢 母親帶其找警察“自首”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3-03-07 13:15

      金華婺城公安分局站前派出所的王警官,接到了一個讓人撓頭的“報警”——報案人是個媽媽,帶著自己10歲的兒子。

      媽媽說,兒子拿了家里39元錢,她要帶兒子自首。轉過頭,她又偷偷跟警察說,她是想讓民警幫忙,“嚇唬嚇唬”兒子,教育他一下。

      教育犯罪嫌疑人,王警官不在話下。可面對一個10歲的孩子,他真有些手足無措。這話,該怎么說?這個1989年出生的未婚大小伙,頭皮都快抓破了。

      兒子偷拿錢買玩具,媽媽怒了:跟我到派出所自首去

      3月2日晚上,王警官正在派出所值班。晚飯后不久,一個30多歲的女人板著臉走了進來。她扎著長辮,穿一身黑西服,身后不遠處還跟著個男孩,耷拉著頭,慢吞吞地拖著腿,踱著步子。

      “警察同志,我發現我兒子偷了家里的錢,我說了他可能不會聽,想請你們幫忙教育一下他。”走進大廳,媽媽走到王警官身邊,小聲地說。

      王警官一愣,下意識看了眼那小男孩。剛挪到大廳門口的孩子,轉身就想走了。

      “站著別動!”媽媽一轉身,聲音大了起來,語氣挺嚴厲。

      孩子低著頭不動了。

      媽媽繼續向王警官“介紹案情”:過年的時候她給了兒子100元壓歲錢,但幾天過去了,錢分文未動,兒子卻多了個新玩具。

      “我就覺得奇怪,問他哪來的錢。那時有個阿姨借住在我家的,沒想到他說,他是拿了阿姨的錢。”說著,媽媽情緒又上來了,“兒子今年才10歲,小小年紀就會偷錢了,長大了還了得?”

      小男孩偷拿了多少錢?媽媽小聲說,錢不多,就幾十塊,但這個事情不是錢多少的問題。

      “我要帶他自首!”她喉嚨又響起來。


      民警審了這個“案值”最小的案子:我就想告訴孩子,偷偷拿錢是不對的

      媽媽說完,該王警官上場了。

      雖然審訊過不少嫌疑人,但面對一個10歲的孩子,王警官吭吭哧哧半天,也沒想好怎么說。

      這里,我們要介紹一下王警官的個人情況:他1989年生人,未婚,準備今年5月份當新郎。教孩子,他完全沒經驗。

      “說輕了怕孩子不聽,說重了又怕他有心理陰影。”王警官頭皮都麻了。他低聲問這位媽媽,要是話說重了,孩子以后“恨警察”了,怎么辦?

      “不會,你就說。”這位媽媽倒很直爽。

      再看看小男孩,10歲的孩子,個子已經有點高了,看起來挺老實的,面對穿著警服的民警,更是嚇得頭也不敢抬,說話都細聲細氣的。

      王警官走到小男孩身邊,清清嗓子:

      “這次你拿了多少錢?”

      “35塊錢……”

      “到底拿了多少?”一旁的媽媽聲音又大起來。

      看樣子沒說實話。王警官又加了一句:“到底拿了多少錢?如果說謊的話,就會被關起來,到時候見不到爸爸媽媽,也沒有人再買肯德基給你吃了。”

      男孩有些無助,眨巴著眼睛,抬頭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媽媽:“一共拿了39塊錢,現在還剩25塊。第一次9塊,第二次10塊,第三次20塊……我趁中午阿姨在客廳的時候偷偷進臥室拿的。”

      男孩頭又低下去了,聲音也輕到不能再輕。他說自己用這些錢買了玩具。

      “接下來該怎么辦?”


      男孩其實挺懂事,說自己要知錯能改,把錢還給阿姨,還要跟她道歉。

      聽了這話,媽媽的表情緩和了下來。

      離開派出所的時候,媽媽低聲對王警官說:“謝謝。”

      “不問自取”的經歷,每個孩子都會有 別太緊張,及時指出錯誤就好

      聽了這件事,我忽然想起自己的小時候。那時,媽媽總是把零錢隨意放在抽屜里。有時候我會偷偷拿一個5分錢的硬幣買話梅,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

      直到有一次吃飯,媽媽說:“抽屜里的錢雖然亂放,但少了一分錢我都心里有數,小偷來了也不怕。”

      從那以后,我再也不敢隨便拿錢了。

      現在想來,這可能是我媽媽的一種“戰術”。而這位媽媽,選擇了另一種方法,只是這辦法,有點麻煩我們的民警同志了。

      “當孩子開始對有價值東西有概念時,就會發生偷或者不問自取的情況。基本上,每個孩子都會經歷這個階段,作為家長,一定要用正確心態去面對。”

      孫瑋說,對初犯的孩子,像這位媽媽把他拉去派出所的行為,可能有點過了。

      “碰到這種事,家長心態一定要穩定。金錢、性……這種敏感的話題,都是孩子人生必須要經歷的。”孫瑋建議,家長平時要多和孩子溝通,如果孩子做了“壞事”,要及時指出“這是不對的”,但應該少一些懲罰,“最多就告誡孩子,如果以后再犯這樣的錯,就可能要去派出所了。”

    [來源:錢江晚報] [作者:朱麗珍 張姮] [編輯:雷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