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熱議政府職能轉變
中組部副部長:不能一下子解決所有問題
中共中央組織部副部長、全國人大代表王爾乘今天在北京代表團審議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時指出,行政體制改革是國家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這次機構改革恐怕還不能一次到位,不能要求一下子把目前所有問題都解決掉。“一個理想的、能解決目前所有問題的機構改革方案恐怕還不可能。”
王爾乘說,我國的行政體制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經過了6輪改革,有人提出,幾次機構改革時都發現的一些問題今天仍然突出,“是不是前幾次改革都是失敗的,前功盡棄了”?他表示,前幾次機構改革確實有經驗也有教訓。一方面,國務院機構的職能、職責、機構設置的前瞻性確實有不足之處,另一方面更要看到,我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大背景,高速發展階段,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許多新的事物確實存在很多的不確定性,“許多問題是再算也算不到的”。
他說,目前有些議論:我國早些年提出“摸著石頭過河”,目前“是不是還要繼續摸”?“恐怕不摸也沒有辦法,還要繼續摸著石頭過河。”
王爾乘認為,此次改革抓住了矛盾比較多的重點領域,與此同時也保持了機構的相對穩定,這是正確的。“各方面意見七嘴八舌都有道理,怎么很好地聽取方方面面的意見,反映多數人的意志,大家認識一致的地方、看準了的再改,保證國家機構的相對穩定性和正常運轉,非常重要。”
他坦言,這次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也有不足之處。有些社會上議論比較多的問題沒有解決。但他認為,“該改的改,成熟的改,看好了再改,否則一個國家的機構就改亂了,不能為改而改。”雖然大部制好,但也不是所有都要“往大部制靠”,關鍵是具體分析,提高效率。
他說:“有的恐怕就是要等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有的還要繼續探索,形成一定的共識。特別是有些機構改革有些不同意見,爭論起來相當激烈,恐怕還有一個過程,才能形成共識。”
王爾乘還表示,這次改革的核心是職能轉變。歷次改革中吸取的經驗和教訓都表明,機構改革必須伴隨著職能轉變,否則達不到我們想要的結果。在這個過程中,政府要不折不扣地堅持依法行政,加大對違紀行政的檢查力度、糾正力度和懲戒力度,扭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思想、作風上存在的問題。如果機構改革了,還做了很多老百姓不高興、損害老百姓利益的事情,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就不會到位。(記者張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