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當地發現最長古橋,有200余年歷史
近日,定安縣發現一座200多年前古石橋,是目前定安發現的保存較為完整的最長古橋。
新發現的古石橋位于定安縣富文鎮流長村,坐落在水浸溝(溪)上,當地村民稱其為水浸橋。該橋長10多米,2橋墩3孔造型,橋高約1.8米,橋面由4條石板組成,寬約1.3米。
據流長村村民洪科風介紹,鄉鎮道路開通之前,該橋是連接富文與雷鳴兩鎮的交通要道。昔日人流、物流繁忙。鄉鎮道路開通后,該橋少有人走。一年多前,石橋西端被人為毀壞。
定安縣博物館館長蘇遜經過實地考察后,初步推斷該橋建于清朝嘉慶年間,但沒有具體的佐證說明石橋具體建于哪一年。下一步將邀請有關專家對石橋進行考古調查,進一步確定石橋的建筑年份及其考古價值,進而更好地保護古石橋。
19日下午,一群定安縣的攝影愛好者們知道古石橋后,自發組織來到該縣富文鎮流長村,用手中的鐮刀割掉覆蓋在橋頭上的雜草,力圖呈現出古石橋的全貌,并架起相機,收集古石橋第一手圖像資料。
“我們這樣做,雖然是愛好,也是為定安古跡的資料收集和保存做一點貢獻,希望能對定安文化的傳承起到一定作用。”攝影愛好者吳坤霖一邊擦汗一邊說,他剛清理完橋面的雜物。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