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23日電 每年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世界氣象組織選擇在今年的世界氣象日紀念世界天氣監測計劃實施50周年,中國各地也在當日傳出氣象領域新舉措、新變化的消息。
????華東區域化學天氣數值預報業務系統23日在上海通過專家驗收,率先開展區域霾天氣聯防聯動。上海霾天氣預報23日起也將結合常規天氣預報多頻次正式向公眾發布。
????在北京,中國氣象局與中國科技館共同建設的中國科技館氣象專題展區23日正式對外開放,該展區由小球大世界、大氣環流、龍卷風、試試幾級風等15個展項組成,以情景化、互動化、藝術化的展覽形式,讓觀眾輕松了解常用的氣象探測、天氣預報技術,了解氣象災害的成因、影響及防御方法。
????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介紹,除中國科技館氣象科普專題展區正式開放外,還將積極推動有條件的省份在地方博物館、科技館、展覽館或公共文化場館中建設氣象科普展區。
????23日,吉林省氣象信息網絡中心、氣象服務中心、防雷中心、人工影響天氣中心、氣候中心、氣象科學研究所、氣象科普基地、氣象探測中心都對外接待群眾參觀。
????同日,香港天文臺代表世界氣象組織開發的新版“我的世界天氣”流動應用程序正式啟動,該程序支持iOS、Android兩大主流操作平臺,通過定位技術探測用戶位置,自動顯示來自全球1600多個城市最接近用戶的最新官方城市天氣預報。
????今年世界氣象日主題是“監測天氣,保護生命和財產”。中國近年來在氣象觀測和預測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有效地保障了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據悉,目前內蒙古已初步形成天地一體化的綜合氣象觀測系統,并基本實現自動化,提高了氣象觀測的精度,可提供分鐘級、秒數級的觀測產品,氣象防災減災能力大大增強。
????2011年春,氣候專家預測出黑龍江省將有早霜并大膽呈報給省政府。當年9月17日,黑龍江省從南到北依次出現罕見早霜,比正常年份早10天還多。因為預報及時,各部門應對妥當,全省的重大農業損失被避免。
????23日,中國氣象局還啟動了“流動氣象科普萬里行”活動,重點選擇比較偏遠、信息不發達地區的農村、校園、社區,推動氣象科普基礎設施向基層延伸,提升公眾的應急避險能力和氣象科學素質。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