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屆50歲的邱德祥當過兵,入獄前是重慶市江津區某房地產公司董事長。因所在公司非法集資3億余元、1.8億元無法歸還,被法院依法判處有期徒刑20年。
邱德祥今天接受《法制日報》記者采訪時說,他從部隊復員后被分配到江津這家房地產公司工作時,公司還是一家無資金、無辦公場地、無開發項目的“三無企業”。
“可能是我那種不怕苦、不怕累的軍人作風贏得了大家的信任。企業改制時,大家選我當法定代表人。”邱德祥說,他和全公司員工一起,通過幾年打拼,公司蓋起了辦公大樓,修建了住宅樓,員工也有了穩定收入。
這樣的驕人成績讓邱德祥成為大家眼里的能人。不僅如此,他還是群眾公認的好人。2007年,邱德祥自己拿出近百萬元,捐贈給當地困難戶。
盡管邱德祥的年收入已經達到7位數,可是,當他看到同樣在重慶做房地產的幾個朋友成了千萬、億萬富翁,開著“賓利”、“悍馬”等豪車時,邱德祥心里很不服氣。
“從那以后,我就像鬼迷心竅一樣,總想搞大項目,發大財。看到江津房地產市場一片紅火,我不愿放棄賺大錢的機會。資金不足,我就安排公司高息集資,反正房子好賣,隨時可以把錢還上。”邱德祥說。
然而,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房地產市場突然萎縮,公司的商品房大量積壓。到案發時,邱德祥所在公司已非法集資達3億多元,有1.8億元沒有歸還。2009年12月,邱德祥被判處有期徒刑20年。
“我好像做了一場發大財的夢,夢醒之后,已身在高墻內。”說到這里,邱德祥對記者苦笑一下,他說他讀過《呂氏春秋》,記得有句話:人天生有貪有欲,唯智者能修節止欲。“我就是因為沒有止欲,所以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邱德祥根本沒有想到自己會坐牢,會成為一個囚徒。剛進監獄那會兒,他根本不認為自己犯了罪,覺得自己只是運氣不好,如果沒有發生金融危機,就把錢還上了,哪里還會被判刑?他甚至不愿與其他服刑人員為伍,總覺得自己不是罪犯。從驕子到囚徒,這種反差太大,他無法接受。
“監獄警官說我沒有站在受害人的角度,設身處地想一想。他們把辛辛苦苦積攢下來的錢,交給你們公司,只不過想賺點利息,結果有的人連本錢都沒有收回來。還上訪告狀,給當地政府造成很大壓力。”邱德祥說他對此并不以為然。
后來,監獄民警把邱德祥的父母接到監獄,進行親情幫教。一見面,邱德祥的母親就老淚縱橫,拿拐杖指著他說,“你都搞了些啥子事。我和你爸都80多歲了,還不得安生,老有人來討錢,坐在家里不肯走。你到底欠人家多少錢?”“當時,我的眼淚一下子就出來了。我認識到自己的確犯了罪,而且罪孽深重。”邱德祥低下頭說。
據介紹,監獄民警從邱德祥戶籍所在地的派出所了解到,邱德祥有寫作專長,就自己掏錢幫他買了《古文觀止》和《莫泊桑短篇小說集》,希望他能發揮自己的專長。
“其實,我只是愛好寫作,但沒有發表過什么像樣的作品。在警官的鼓勵和教育下,我才有了寫作的勇氣。”邱德祥說,2012年,他因為改造積極,獲得減刑1年兩個月;因為發表作品較多,還獲得了一個單項功。
邱德祥告訴記者,進了監獄他才真正讀懂《紅樓夢》里的兩句話,“身后有余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有一次,監獄警官找他談話,要他把自己對罪行的認識和懺悔,通過筆尖對靈魂作一次洗滌。
“于是我利用勞動改造之余,向監管部門的報刊寫稿,現在已經發表了近30萬字的作品。反映新農村建設的長篇小說《桑梓情懷》,前不久通過重慶市監管局審定批準,已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邱德祥笑著說,我對自己的改造越來越有信心了。
?
?
?
?
相關新聞:
公安局副局長妻子非法集資十余億元(圖)?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