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清明祭掃商業味濃引爭議 有人掃墓時燒“小姐”(圖)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3-04-04 09:09

      4月3日,清明節臨近,海南殯葬領域也興起了“潮流風”,電腦、豪車、別墅,甚至時下炙手可熱的iPhone、iPad也現身海口博愛南路、秀英小街各祭奠用品市場。圖為正在出售的紙制的仿名牌“包包”。駱云飛攝

      由于路途遙遠或工作緊張,清明歸家掃墓對許多人來說已成“奢侈”。在此背景下誕生的“代客掃墓”,以及“IPAD”等奇葩祭品,引發人們對于清明祭掃商業化傾向嚴重的詬病。

      祭品“跟風” :什么流行賣什么

      近年來,除了鮮花、水果、之前這樣的傳統祭品,據媒體報道,在武漢一家出售祭祀用品的店家門口,擺出了當下最流行的紙扎“蘋果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甚至連“充電器”都一應俱全。外形以假亂真,且價格不貴,基本上在10元到50元之間,“現在的祭祀用品也跟風,一般都是流行什么賣什么。”祭祀用品店老板在介紹這些“新潮”祭品時說。

      除了“流行”的紙扎電子產品,往年就有的紙扎“別墅”、“西裝”、“金項鏈”今年在市面上也仍頗受歡迎。“去年開始流行‘軒尼詩煙酒’套裝與‘豪華轎車’”,有店主稱,名牌煙酒禮盒、豪華汽車也成為市民選購祭品時的“新寵”。而紙房子作為傳統祭品也在形式上推陳出新,三層小樓里,游泳池、麻將房、KTV室、車庫、院子一應俱全,仿真度也越來越高。

      “中國人講究‘事死如生’,人死了應該享受活著的東西,古代厚葬之風極盛就是這個原因。現在社會發展了,有了新的生活用品,連冥幣都有人民幣樣式的了,(新的祭品)屬于正常。”華中科技大學歷史學博士夏增民認為祭品的多樣化可以理解,以前也有燒“電視機”、“冰箱”的,如今有手機這樣的新祭品也算不上“不莊重”。但他同時也指出,有報道說有人掃墓時燒“小姐”之類的,這種惡俗的行為應該反對。

      職業掃墓人現身說法:“專業隊伍”實為兼職

      清明祭掃傳統的變化不僅僅在祭祀方式上,近年來,連祭拜的人都漸漸發生變化。

      “我們為那些不能親自來為已故親人、已故師長及已故友人進行掃墓的孝心者,代盡孝心和情意”,這是北京一家代客掃墓的網站上打出的服務標語,中新網記者撥通了這家代客掃墓公司的電話。

      “你是記者吧?”一個東北口音的男子接起電話時顯得尤為謹慎,但打消疑慮后,他開始熱情介紹他們的“業務”——一般會有兩人同行,一人掃墓、另一人則負責拍照作為付款憑證。異地掃墓的服務費是500元/天,差旅費或特殊要去的祭品開支由客戶自行承擔,但如果是北京本地的公墓,則是680元/天。

      “我們開車去一趟,買東西(鮮花、水果等祭品)得100吧,還有來回的油錢,而且到那地方不一定能馬上掃上墓,有時候得排隊、要走很遠,一天兩個人只能掃一個墓,還是相當于500。”電話那頭工作人員對自己提供的服務質量打著包票,“我們干這個不是一天兩天了”。

      網站上也赫然貼著他們的“莊重承諾”——正裝得體,前天洗澡、早晨洗頭洗臉、刮胡茬、棕色皮鞋,黑色襪子,莊重肅穆。

      而隨著進一步的訪問,記者發現,這只所謂的“專業掃墓隊伍”的真實身份其實是裝卸隊工人,利用空余時間兼職。對于異地掃墓的要求,對方表示“坐火車、坐大巴都可以,但要提前10天打電話好買票”。

      “事實上,請人代為掃墓一直是有傳統的,比如,你沒有時間回家,請墓所在地親戚掃墓時代勞,但燒香等掃墓用物的錢自己得出,當然不必給親戚付酬。”雖然從民俗角度的確有親屬代掃墓的傳統,但夏增民并不認同“職業掃墓人”的出現。

      他指出,可能是家在外地的人沒有時間、或者不愿意回家掃墓,迫于道德壓力和社會壓力而不得不雇人掃墓。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則表示,花錢找人掃墓是對先人的一種褻瀆,“反應了社會的一種浮躁,沒有真情實感。”

      隨著現代人離家工作、定居的增多,這項特殊服務已不是北京的專利。在一家知名購物平臺網站上,提供“代客掃墓”服務的商家遍布天津、重慶、武漢、四川、新疆等多個省市,收費也在200-1000元不等,但仍呈現“咨詢多成交少”,成交量最高的也不超過2單。

      與其清明大辦 不如在世多盡孝

      對于清明的商業色彩漸濃,網絡上的討論聲音也很熱烈,有人認為,祭拜祖先、寄托哀思的節日和商業活動聯系在一起,顯得“不夠嚴肅”,還有人犀利指責那些用奇葩祭品祭奠先人的行為屬于“生前不孝、死了胡鬧”。

      縱觀當下,祭掃的方式在不斷推陳出新,清明祭掃傳統該如何面對這些變化、國人又應如何盡孝?引人思考。

      民政部近日發布了5項公墓服務行業標準,并且規范了公墓單位可供應的文明祭掃用品種類。而在此前,也有一些省份開始推廣“無火掃墓、鮮花祭奠”,還有一些無法回家掃墓的網民在網上設立靈堂,在線點香、寄托哀思。

      “感覺太虛幻、太虛擬。”雖然自認是資深網民,但夏增民也表示無法接受網絡祭奠,“還不如在家里擺上親人的照片,致以哀思,同樣很好。”他認為,有條件到墓地致思最好,清明時節,在古代,除了祭掃,還有春游踏青的效果,但如果沒有這個條件,也可以遙致哀思。

      “清明回家掃墓是個傳統”,夏學鑾指出,但集中在清明掃墓也容易造成擁擠和不方便,如果實在距離遙遠,“網上點香、栽樹、鮮花祭奠……現在有很多新的(祭掃)方式。”他還表示,孝心應該是常年都有所表現,不一定非得到這一天才能思念,也不一定非要到清明才能去掃墓。

      而蘇州市民政局和蘇州市殯葬協會曾發布的一份《文明祭掃倡議》或許能為現代人帶來一些啟示。這份《倡議》鼓勵市民選擇綠色節地的殯葬方式來安葬親人,并認為子女在老人死后借喪葬活動之機擺闊氣、講排場,不如趁在世時應多孝敬,讓其老有所養。(記者夏涵)

    ?

    相關鏈接:

    海口預計今日出現祭掃高峰 今年清明祭掃刮起節儉風
    舌尖上的清明 祭祖掃墓美食推薦
    清明祭祀進入高峰期 下雨加劇墓園區停車位緊張
    清明祭拜好去處 海瑞墓瞻仰歷史清官
    海口市場清明祭品迎“潮流” 電子產品花樣齊全
    贛南蘇區百萬群眾緬懷革命先烈 啟動清明祭典(圖)
    海口清明祭品走“時尚”路線 連iphone5都有[圖]

    ?

    相關鏈接:
    贛南蘇區百萬群眾緬懷革命先烈 啟動清明祭典(圖)
    海口市場清明祭品迎“潮流” 電子產品花樣齊全
    清明祭拜好去處 海瑞墓瞻仰歷史清官
    清明祭祀進入高峰期 下雨加劇墓園區停車位緊張
    舌尖上的清明 祭祖掃墓美食推薦
    海口預計今日出現祭掃高峰 今年清明祭掃刮起節儉風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 [編輯:陳櫻妮]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