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南濱農場部分老師為住房發愁,教育局表示會立即前往調查
南濱中學里已經蓋好的兩棟集資樓。
“我校園內兩棟集資樓,南濱農場已于2012年無償移交給教育局。日前發現有個別人未經教育局同意,私自裝修。學校現發出通知,在教育局未對兩棟樓處理之前,任何人不得裝修。”這是4月8日,三亞市南濱中學在校園內貼出的一則通知。難道會有人去裝修不屬于自己的房子?
而其實,在這之前,南濱中學和南濱小學的教職工們,已經為這些房子等待了近6年時間,這其中涉及到近80戶人家。
南濱小學退休教師林秀香一家人現在住的房子。
一家四口擠20多平米房子
走進三亞崖城南濱小學和南濱中學校園內,各有一棟一層樓的平房。每間房屋的面積也就二十多平方米,墻壁上還到處是發霉的痕跡,有的地方天花板上的鋼筋甚至已經裸露出來。
對于住在這里面的人來說,他們覺得自己就是住在危房里,下雨天還得在房間里“抗水災”,因為這么多間房子幾乎沒有一間是不漏水的。
這些房子建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里面住著的都是中小學校里的老師和職工。他們一住就是二三十年,有的一家三四口都擠在這一間狹小的房子里。這些房子,他們有的是通過房改得到的。
林秀香是南濱小學的退休老師,今年已經62歲,家里現在祖孫三代有5口人。走進她的家,簡陋極了,除了一間房子作為臥室外,廚房和另外兩間臥室都是孫子長大后,用鐵皮加蓋的,以滿足一家住房需求,廚房的圍墻還是用木板圍起來的。
“住在這樣的環境里,大伙日日夜夜盼著能夠有一套大房子住。”林秀香說。
聽說要建集資房老師們搶著要
2007年,三亞崖城南濱農場里傳出消息,農場要成立一個“教師之家”,為大伙蓋幾棟集資房。得知這個消息后,可把南濱中學和南濱小學的老師們高興壞了,大伙想著終于可以擺脫這又霉又窄又危險的房子了。
2007年,得知要給教師們建集資房后,林秀香也和大家一樣,興奮地趕緊去繳納購房定金。
“我家登記了一套大房,一套小房。”林秀香說,那時候農場方面說,要建4棟樓,80套房子,大房120平方米,小房100平方米。想要大房的得交3萬元的購房預付款,小房交2萬元,于是她報了一套,兒子也申報了一套,每套就按照1200元/平方米左右的價格賣。
南濱小學的老師們說,他們有的住在離學校至少10公里的地方,每天騎摩托車來回很不方便,早盼望著房子能夠建起來。可后來,房子建得并不那么順利。
等了近6年沒能入住新房
2008年,四棟樓當中的兩棟就建好了,一共5層,共有40套房子,這讓大伙充滿了期待:應該很快就可以分到房子了吧?
那時候農場建房是以土地換房子的形式進行。可是在建另外兩棟樓的時候卻出現了意外。
2007年,建房的事是那時候的場長葉某一手抓的。后來,廠長換成了蔣某,蔣某覺得建5層太矮,浪費了土地,應該建高層,可遭到了已經交定金的教職工的反對,大伙覺得還得交電梯管理費等,成本太高。
2009年,葉某因為腐敗案落馬,不到兩個月,蔣某也落馬。此時,另外兩棟樓的招投標工作都還未完成。而恰巧就在這一年,農場方面進行改制,按照地方歸屬原則,學校被劃分給三亞市教育局管理。從此,另外兩棟集資樓就變得遙不可及了。
去年曾鬧“搶房”風波
“當初登記的是80戶左右,現在只建成了40套房,你說怎么分!”南濱中學的一位職工介紹,房子沒法分到各自手里,大伙都在著急。
“我兒子今年10月份就要結婚了,到時候沒房子肯定只能我自己強搬進去住了。”張女士介紹,她一家三口還擠在那二十多平方米的房子里,兒子娶媳婦確實沒法生活。“沒房子,兒子都不敢帶女朋友回來啊!”另一位教職工說。
2012年,兩所學校交了定金的教職工跑去搶占房子。“誰搶到就是誰的,還差點打起來。”一名教職工無奈地說。而三年前,一名退休的老教師甚至沒等到房子就已經離開人世了。
對此,南濱農場住房辦負責人陳漢波介紹,如今的局面完全是歷史原因造成的。按照相關規定,當初已經參加了房改和享受住房補貼的人是不能再享受集資房福利的。有些夫妻一人各申報了一套,而還有些甚至不是學校的人員也成功報了名,其中的混亂局面可想而知。“我們現在希望能夠和開發商、教育局一同協商解決問題的方式。”
南國都市報記者聯系了三亞市教育局。該局計財科相關負責人方科長表示,早前已經聽說了此事,他會立即安排人員實地調查清楚,再和有關方面協商解決問題的方式。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