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庭寬騎行在凌晨的江城
涂波捐獻時,涂庭寬抱著孫子陪伴著
??? (湖北)襄陽醫生捐髓救人 父親騎行350公里到武漢助陣
20小時,350公里,沿316國道騎行,從襄陽到武漢。這是62歲的涂庭寬于昨日凌晨完成的“個人紀錄”,因為“兒子一早要捐骨髓,我一定得趕到”。昨早9時半,武漢同濟醫院血液科病房,涂庭寬準時趕到,兒子涂波開始正式捐獻。當粗大的針頭扎進兒子的胳膊時,涂波媽媽的眼圈刷地一下紅了,倒是涂庭寬朗聲笑道:“挺住,兒子,我給你鼓勁!”涂庭寬說,自己用騎車的方式來武漢支持兒子,希望能以身示范“堅強與堅持”。當天,涂波10個月大的兒子也被妻子和媽媽抱到醫院,一家三代人共同見證“愛心與奉獻”。
六旬老人騎行近20小時
“我這輛車,跟著我去了不少地方。”涂庭寬邊說邊拍了拍車座,像拍孩子的頭一般,笑容里帶著自豪。
雖然年過六旬,但由于長期運動,涂庭寬舉手投足間都帶著利落,一點不顯年紀。他的鐵哥們孫先生介紹,在襄陽當地,一說騎行者,大部分人都認識“老涂”。
涂庭寬騎行的300多公里,也不是一個人,同伴正是這位鐵哥們老孫。老孫也有61歲的年紀,兩位老人沿國道騎行了近20個小時,會不會太辛苦了一點?
“一般約同行者,一天騎個幾十、百把公里,這種好約;一天能騎200公里以上,時間緊,休息少,能這樣的陪同的就是我這哥們了。”涂庭寬得意地笑了。老孫說,到了武漢后還有個插曲。因為自己有38年沒來武漢,凌晨進市區之后,兩個人都傻眼了,只好打電話讓涂波來接應,打車領路帶他們到達賓館。
盼了8年終于捐髓成功
據介紹,今年33歲的涂波是襄陽中醫院口腔科的醫生。昨日他捐出250毫升造血干細胞懸液,今日預計再捐出200毫升。
涂波2005年就加入了中華骨髓庫。此后他年年盼,希望能跟某個人配上型,“我是個醫生,我知道那些生著病的人,心里得有多焦急啊。”
今年,涂波終于如愿以償。他說,“等了8年,終于跟需要的人配上了型,這太讓我高興了。”病床上,涂波開心地笑了。
他是我省第130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一家三代人上陣鼓勁
昨日的捐獻現場,可能是我省啟動骨髓捐獻工作以來最為有趣的場景:
涂波躺在病床上捐獻,兒子豆豆坐在床尾玩耍,豆豆媽站在床邊,豆豆爺爺和奶奶守在門外。
“我們一大家人,住在一塊,一起生活,覺得這才像個家庭。”涂庭寬說,不管外面的世界怎么變,他堅信家庭的力量才是最強大的,也是最重要的。
也正因為如此,他才決定把自己的騎行夢想和兒子捐獻湊在一塊。
涂波說,他把兒子帶來也有更深層的意義。“我希望將來孩子長大了之后,能了解到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情,他的爸爸通過捐獻一些細胞,救了一個人的命。”涂波說,有了孩子之后,他常常思索如何教育下一代,他的結論就是:做父親的要以身作則,“比如我父親,他這么騎車,這次還專門騎到武漢來支持我,我的感受就是,父親特別堅強,特別有毅力,我希望我也是這樣!”
昨日涂波捐獻的造血干細胞,已于下午由專人護送到達北京,當晚移植到患者體內。(楚天都市報 記者陳凌燕 實習生張凱倫通訊員章晟)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