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者基本確認為天門籍學生彭文瑤
據媒體報道,南昌航空大學黨委宣傳部17日向記者證實,當日中午,該校前湖校區3號宿舍604室發現一具腐爛的尸體,死者疑為該校信息工程學院2011級研究生彭某。
記者了解到,該學生叫彭文瑤,男,湖北省天門市人。事發寢室其他3名研究生于2012年9月在校外學習實踐,目前均已取得聯系。校方稱,“學校開始也不知情,因為家長一直聯系不上他(彭文瑤),于是聯系輔導員,受輔導員委托,彭的同學鄭琪崇向宿舍管理員拿了鑰匙,前去探望發現一具腐爛的尸體。”
警方提取DNA 排除他殺
18日晚9時許,記者趕到南昌航空大學前湖校區。在3號宿舍樓6樓,樓道內彌漫著一股刺鼻的消毒水氣味。記者看到,發現腐尸的604室大門已被封條封住,該宿舍門外的地上耷拉著一件黑色皮夾克、兩只塑膠手套。
在不遠處的611室,3位學工處的工作人員正在為10多名學生重新分配宿舍。
“發生這樣的事,學生們心里肯定有壓力,將心比心,誰也不愿意住的離604太近。”一位工作人員說,他正將住在601—608宿舍的學生轉移到其他宿舍,有的學生被轉移到6樓另外一端的空床位,有的學生被轉移到更遠的13號宿舍。
“7日下午,我們還和彭文瑤一起打了籃球的。”一位同學告訴記者,他們打完球回到宿舍是下午5時多,自那之后就再沒見過彭文瑤,“13日打電話約他打籃球,那時電話已經是關機狀態”。
截止記者發稿時,DNA對照的結果仍未公布。采訪中,彭文瑤的父母、同學都做了接受最壞結果的打算。“雖然現在大家嘴上都不說,但都知道那個就是彭文瑤,從面部特征、身材上能看出來。”一位同學說。在尸檢中心見過遺體的彭父表示“應該是文瑤,瘦高瘦高的”。
昨日下午5時許,記者來到負責偵辦該案的南昌紅谷灘公安分局。在該分局刑偵大隊,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民警稱,“刑偵大隊已經基本確認死者就是彭文瑤,面部雖然有些腐爛,但外貌特征可以辨認。”“這個案子已經排除他殺,肯定會轉到派出所處理。”至于具體死因,該民警表示,要等尸檢結果出來才能作出初步判斷。
7日最后一次和父母通話 失蹤10天
4月7日,這一時間也是彭文瑤父母與彭文瑤最后一次通話的時間。
彭文瑤的父親說,7日晚上8時左右,他給彭文瑤打電話。當時彭文瑤在去超市買東西的路上,“他說9日有一門科目考試,準備考完后去參加駕校培訓,怕我們擔心,還特別告訴我們駕校在就在學校里”。
彭家人來到南昌后,還專程去校內的駕校查過,確實有彭文瑤的報名、繳費信息,“學費一共2870元”。
4月10日晚上,彭父給彭文瑤打電話,提示“已關機”;4月12日,彭父再次致電彭文瑤,依舊提示“已關機”;隨后的幾天里,彭文瑤的父親、妹妹、堂姐等先后多次致電彭文瑤,電話始終處于關機狀態。
到了4月17日中午,“已關機”的提示音讓彭家人無不如坐針氈,彭父設法與信息工程學院取得聯系。下午一點,班長鄭琪崇從樓管那借來鑰匙打開了604房門,一股腐臭、一聲尖叫,鄭琪崇在驚恐中報了警。
“彭文瑤的同學在電話里告訴我,彭文瑤已經死了。”得知這個消息,彭父當即癱倒在地,半響才緩過神來。隨后,他和家人一起趕往南昌。
堂姐:他對未來有規劃 不相信他會自殺
同學們均說不出彭文瑤失蹤的確切日期,以4月7日為節點,到4月17日,大家推測他失蹤了一周以上。
“平時感覺他挺正常的,屬于比較低調的那種人”,吳波說。“在寢室我們相處得很不錯,沒發現什么異常。”室友何俊說。
其他同學在回憶彭文瑤時,大多使用了“文靜”、“內向”、“宅”。一位同學甚至用“孤僻”形容他,“每次從外面回來,直接把門一帶,自己待在房間里”。另一位同學說:“有時會喊他一起吃飯,吃飯的時候他也不怎么說話”。
即便如此,同學們仍然無法將高跟鞋、絲光襪和彭文瑤聯系在一起。“很吃驚,跟我們認識的那個彭文瑤不一樣。”何俊說。
“通電話的時候,說了要考駕照,以前也聽他說起,畢業之后想出國深造,說明他對未來還是有規劃的。”彭文瑤的堂姐不想胡亂猜測堂弟的死因,但不相信他會自殺。
“文瑤是有過女朋友,但是去年10月份左右就分手了”,堂姐說,當時女方想讓彭文瑤去山東“倒插門”,多方壓力之下,兩人分手,“事情過去這么久了,應該不會對他心理有影響”。
昨日中午,記者輾轉聯系上彭文瑤的導師楊鵬,他表示,彭文瑤確實是在學校做課題。“最后一次跟他聯系是4月6號,后來就沒有聯系了。”楊鵬稱,想了解彭文瑤的學習狀況,最好詢問校宣傳部,自己不便多說。
對話
室友何俊:彭文瑤性格正常 見生人會害羞
記者:彭文瑤今年多大?
何俊:1988年的,好像是8月份生日。
記者:能形容一下你印象中的彭文瑤嗎?
何俊:他個子很高,有1.85米,是我們班最高的,戴副眼鏡,皮膚不算白。他非常瘦,但是平時吃飯吃得很多,有時他還挺苦惱的,跟我們說:“我吃的這么多,怎么不長肉呢?”
記者:彭文瑤平時性格怎么樣?
何俊:他跟班里的人相處得都不錯,看起來很正常。他見到生人會有點拘束、害羞,不過我覺得很正常,至少在正常范圍之內。
記者:他學習怎么樣?
何俊:他學習不錯,比較勤奮刻苦。我睡在他的下鋪,在宿舍的時候,我們經常討論課題研究方面的問題。我們是一個口語小組的,還經常一起練口語。
記者:彭文瑤有什么興趣愛好?
何俊:他喜歡鍛煉身體,不鍛煉就覺得身體不舒服。他鍛煉身體主要靠打太極拳,天氣好的話,一大早就起床去操場打太極,很少間斷。聽說他還在市區報了個太極班,認了個師傅學太極。他偶爾也打打籃球。
記者:為什么你們都外派實習,只有彭文瑤一個人在宿舍?
何俊:這個看個人想法,有的人想出來實習,有的人不想來。他好像就不想出來,正巧有個課題在做,就留在學校了。
記者:去實習之后,你和彭文瑤交流多嗎?
何俊:不是很多,偶爾通個電話、網上聊聊天,聊聊在做的課題,還讓我在青島好好實習。
記者:最后一次跟他交流是什么時候?
何俊:我昨天特地翻了一下QQ聊天記錄,是3月18日。我問他畢業之后準備去哪發展,他先說“不知道,有可能去深圳”,頓了一會,又敲出一行字:“飄到哪算哪”,感覺他對未來還是比較迷茫。
記者:身穿絲光襪、高跟鞋是怎么回事?
何俊:我們也不太清楚,很吃驚,跟我們認識的那個彭文瑤不一樣。
(《長江日報》供稿)
本報記者探訪彭文瑤天門老家鄰居和老師——
彭文瑤為人本分學習刻苦
特派記者王剛
“真的是他(指彭文瑤)嗎?怎么會這樣呢?……”昨日,記者來到死者彭文瑤家鄉所在地——天門市小板鎮王場村一組,以及彭文瑤曾就讀的初中、高中采訪,受訪的10余位鄰居、老師,對彭文瑤的離奇之死無不驚訝不已。
在鄰居和老師們眼里,彭文瑤為人本分老實,從小學習刻苦成績優異,“性格有些內向,話語不多。”
從小很懂事 專心搞學習
“他從小就很懂事,是那種專心讀書的好孩子,從沒有看到過他打架或罵人。” 王場村56歲村民劉美枝說。王場村村支書、主任王小國也說,印象中彭文瑤很懂事,“路上見到人都會主動打招呼。”
45歲的村民胡玉美說,今年春節期間她還看見過彭文瑤,“大年初一一大早,他就來我們家拜年了的。”57歲村民陳國堂說,“我是看著彭文瑤長大的,也知道他已在讀研究生深造。真是沒想到就這樣走了,真是太可惜!”
彭寶新說:知道彭文瑤父母17日都已外出,“家里大概出事了,但絕沒想到會是這事。”
初高中成績一直排名靠前
記者了解到,彭文瑤小學就讀村里的王場小學,2000年升讀離家約四五公里的新堰中學,2003年入讀岳口高中。2007年高中畢業考上山東濱州學院,2011年考上南昌航空大學碩士研究生。
新堰中學41歲的副校長姚遠軍說,他們學校在當地屬教學質量較好的初中。“彭文瑤入學的2000年,共有200多名學生報名考試,但只招收了包括彭文瑤在內的100多人。”
記者在新堰中學查閱到彭文瑤初中三年的成績單,“年級5個班350余人中他的成績排名一直都在前70名。”該校老師鄒軍說。
“岳口高中是當時天門最好的高中之一,彭文瑤所在的2003屆初中畢業生中,考取岳口高中的僅50多人。” 姚遠軍說。
彭文瑤高中三年的班主任、58歲的鐘新明說,高三時的10次調考中,彭文瑤的7次考試成績“都屬可上一本的分數”。但高考時發揮得不是特別好,所以考取了山東濱州學院。
患乙肝高中曾休學1年
鐘新明也說,高中三年彭文瑤一直都是安分守己專心搞學習,“平時不是太喜歡說話,可能是有高考的壓力吧。”
鐘新明說,彭文瑤患有乙肝,高中期間一直都在吃藥膏治療。“他是住讀每月回家一次,每次會從家里帶幾瓶藥膏,放在我家里的電冰箱里,吃完一瓶再到我家拿。”
據介紹,2003年彭文瑤剛上高一沒幾個月,因乙肝治療便辦理了休學手續。“休學了一年,2004年9月重讀的高一。” 鐘新明說。
(《長江日報》供稿)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