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40噸病死豬肉流入湖南廣東江西 收購病死豬制香腸 案犯受聘政府
當時病死豬肉就放在福建協鑫冷庫的三樓凍庫內
福建40噸病死豬肉流入湖南廣東江西 收購病死豬制香腸 案犯受聘政府 在福建漳州南靖縣,兩名被當地鎮政府雇請來負責無公害處理病死豬肉的工作人員,將撿來或以幾毛錢一斤買來的病死豬,私自屠宰后,運往湖南、廣東等地,最終流向了餐桌。短短三個月,兩人竟賣出近40噸病死豬肉,案值達300余萬元。近日,公安部官方微博披露了十大肉制品犯罪典型案件,此案在列。目前,此案3名主犯已被逮捕,仍有多人在逃。
案發
警方查獲32噸病死豬肉
今年3月15日下午1點多,和往常一樣,一輛貨車出現在漳州臺商投資區角美鎮協鑫冷凍食品有限公司門口,車上有3個人,他們有說有笑。當時,漳州警方已經布控,這門“生意”終于要收場了。
此前,臺投區警方接到舉報稱,有人將病死豬寄存在協鑫冷凍食品有限公司的凍庫里,警方經過前期部署后,決定在當天抓人。抓人行動并不驚險,三人束手就擒。打開車門,民警都驚呆了:貨車內全是橫七豎八的死豬,多達7噸之多。
警方隨后來到協鑫冷凍食品有限公司的三樓,打開了他們寄存疑似病死豬的凍庫。
“凍庫里的溫度零下十幾攝氏度,那些疑似病死豬肉堆積得像一座座小山似的。”相關執法人員介紹,經過公安、衛生、農業等相關部門人員進庫核查,確認庫內還有疑似病死豬肉25噸多,加上被查的這一車,一共有32噸尚未出售。
漳州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對庫內豬肉和排骨進行抽檢,確認該批豬產品基本都是兩種病:豬繁殖和呼吸綜合征病毒陽性(俗稱藍耳病),偽狂犬病病毒陽性。這兩種病均為急性高致死性疫病,傳染性強。
福建40噸病死豬肉流入湖南廣東江西 收購病死豬制香腸 案犯受聘政府
福建40噸病死豬肉銷至外省 食用病死豬肉易誘發癌癥/圖
調查
處理死豬時“發現商機”
被抓獲的三人分別是漳州南靖人林某(女、44歲)、吳某(33歲)和龍海人洪某(司機)。林某和吳某均為農民,林某連字都不認識,他們如何能收購到如此大量的死豬?
原來,這兩人原本受聘于當地鎮政府,負責在各自村里撿病死豬或到養豬戶收病死豬,進行無公害處理。林某最早看到了“商機”:這么多豬,如果偷偷拿到市場去賣,豈不是能賺很多錢?
從去年八九月開始,林某便把撿收來的病死豬制售成病死豬肉,收入暴漲。這讓鄰村的吳某“眼紅”了。他發現,如果租倉庫,大量出售才是“大買賣”。
今年1月,他們合作販賣病死豬并在南靖縣靖城鎮天口村建了一個6噸的冷凍庫,除撿來一些扔在路邊的病死豬,還分別以0.1元到0.8元不等的價格大量收購病死豬。他們還在池塘邊設屠宰場,雇請3名河南工人屠宰,再將豬肉和排骨按20公斤/袋的標準包裝。
很快,這6噸凍庫滿了,林某和吳某便開始尋找儲存量大的凍庫。林某和吳某物色到了位于臺商投資區角美鎮的協鑫冷凍食品有限公司。經調查,今年1月到3月期間,他們分5次,以每次每車600元的“車馬費”,雇請洪某當駕駛員,用小貨車將病死豬肉載至協鑫冷凍食品有限公司的凍庫進行寄凍儲存。
福建40噸病死豬肉流入湖南廣東江西 收購病死豬制香腸 案犯受聘政府 進展
?
?
正在調查病死豬肉流向
這些病死豬肉,最終被運往廣東、江西、湖南等地,大多數供應給肉制品加工廠,流向了餐桌。
據林某和吳某交代,短短3個月時間,他們已經累計銷售近40噸的病死豬肉。警方稱,這起制售病死豬肉案案值達300多萬元。
3月16日,林某和吳某因涉嫌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罪被刑事拘留。協鑫冷凍食品有限公司的凍庫主管,因同一罪名被拘留。目前,這三人已被批捕。
此案案情重大且復雜,被定為公安部督辦案件。偵辦過程中,警方還發現,林某牽涉到另一個窩點:她和南靖人吳某和陳某合伙,收購南靖靖城草坂村一帶的病死豬,屠宰后寄存在龍海顏厝的一處凍庫。
這些病死豬肉如何運輸,具體銷售到何處,運輸司機洪某如何處理等,目前仍在進一步偵辦中。此外,被以2500元月薪雇請來非法屠宰病死豬的3名河南籍工人案發后出逃,目前仍未歸案。
據海峽都市報
鏈接
收購病死豬制成香腸 主犯被判12年
2010年11月起,被告人陳開梅到福建莆田收購病死豬,并以每月人民幣2000元的報酬雇用被告人張可把病死豬運輸到被告人陳金順租用的豬場,由被告人林彬霞進行屠宰后銷售給被告人陳金順,總銷售金額達30多萬元,違法所得12萬元。
陳金順收購病死豬肉后予以銷售,銷售金額達50余萬元,違法所得20萬元。其間,每月以2000元至2500元的報酬雇用被告人李游、陳志輝押車、收賬、運輸。被告人周勇、吳鴻夫妻從陳金順處購買病死豬肉制成香腸等銷售,銷售金額7萬余元,違法所得1.5萬余元;被告人周建成從陳金順處購買病死豬肉達3萬余元轉售;被告人孫沼然從陳金順處購買病死豬排骨轉售,銷售金額達7000余元,違法所得1000元。2011年7月25日,警方在陳金順租用的豬場中查獲尚未銷售的病死豬肉4060斤。經鑒定,送檢樣品含有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和豬圓環病毒2型,“揮發性鹽基氮”超標。
福建仙游縣人民法院判決:被告人陳金順犯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判處有期徒刑12年,并處罰金人民幣100萬元;被告人陳開梅犯非法經營罪,判處有期徒刑10年,并處罰金人民幣30萬元;被告人林彬霞犯非法經營罪,判處有期徒刑9年,并處罰金人民幣26萬元;其余被告人分別以非法經營罪,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被判處4年至1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福建40噸病死豬肉流入湖南廣東江西 收購病死豬制香腸 案犯受聘政府
上海正在調查
“假羊肉”流向
近日,公安部公布了各地公安機關在打擊食品犯罪保衛餐桌安全專項行動中偵破的10起打擊肉制品犯罪典型案例,其中包括江蘇制假售假犯罪團伙用狐貍、水貂、老鼠肉等未經檢驗檢疫的動物肉制品冒充羊肉銷售至蘇、滬等地農貿市場。
對此,上海市食安辦副主任顧振華表示,目前,市食安辦已經與公安部進行聯系,將根據公安部提供的相關線索,聯合公安、工商、質監等多個監管部門,進一步調查“假羊肉”具體銷往上海哪些市場以及具體的銷售數量。
根據公安部網站5月2日發布的消息稱:2013年2月,在公安部統一協調下,江蘇無錫公安機關出動200余名警力,在無錫、上海兩地統一行動,打掉一特大制售假羊肉犯罪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63名,搗毀黑窩點50余處,現場查扣制假原料、成品半成品10余噸。
經查,2009年以來,犯罪嫌疑人衛某從山東購入狐貍、水貂、老鼠等未經檢驗檢疫的動物肉制品,添加明膠、胭脂紅、硝鹽等冒充羊肉銷售至蘇、滬等地農貿市場,案值1000余萬元。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厲曙光指出,未經檢驗檢疫的動物肉制品可能攜帶大量細菌和病毒,也可能存在過敏源,不能作為人類的食用肉類。
至于為何會拿狐貍肉、水貂肉這類稀少珍貴的肉制品冒充價值次之的羊肉,厲教授分析,山東存在部分狐貍和水貂養殖場,養殖場主取其皮毛可制成大衣銷售,是一筆很可觀的收入,但除去皮毛,剩余的肉類無法得到有效處理,可能因此通過非法途徑流入市場。據東方早報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