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凌晨6時,患者陳先生(化名)在合肥中山醫院的電梯口突然倒了下去,從此再也沒有睜開雙眼,而這距離他做完肛瘺手術,僅僅過去10天的時間。面對醫院方面“猝死”的說法,陳先生的家屬紛紛表示不能接受,“好端端的一個人,怎么說沒就沒了。”
患者猝死醫院電梯口
5月7日上午9點,當記者來到合肥中山醫院時,陳先生的家人已經將醫院的大門口圍了個水泄不通。
“我們沒有鬧事,就是希望醫院方面能夠給我們一個準確的說法。”在醫院的大門口,死者家屬張先生向記者還原了事情的整個經過:4月23日,陳先生和家中另外兩位親屬來到中山醫院看病,醫院方面檢查后說,陳先生的肛瘺已經非常嚴重,需要手術治療;4月24日,陳先生接受了肛瘺手術;5月5日凌晨6時,陳先生在買早點后,突然倒在了醫院的電梯口,經搶救后無效死亡。
“醫生曾說,這次手術能夠完全解決肛瘺問題,沒想到竟是這樣的結果。”張先生說,死者之前剛剛接受手術治療,發生意外的地方又在醫院內,“所以我們認為,醫院對于這件事應該負有很大責任。”
家屬提出三點疑問
而對于醫院在搶救和治療過程中一些做法,張先生和其它家屬提出了三點疑問。
“首先是搶救非常不及時。”張先生介紹,死者是在5點59分倒在了電梯口,而直到6點11分,死者才被醫院的工作人員搬到急救室里進行搶救,“耽誤的這十幾分鐘,也錯過了搶救的最佳時機。”張先生說,他們查看了當天的監控視頻后發現,在死者躺在地下的十幾分鐘內,多次有人路過,但卻一直沒有人來搶救,“我們覺得,這應該是醫院方面的是失職行為。”
“其次是同期做手術的人都出院了,為什么不讓他出院。”張先生說,5月4日,死者在做完手術后的第十天曾問過醫院方面能否出院,“而醫院方面的答復是,出院后的風險由自己承擔。”張先生說,死者考慮再三后,決定還是呆在醫院,沒想到一天后,就發生了不測,”
小陳(化名)是死者的外甥,他告訴記者,事發后他第一個趕到了醫院,但是依然沒有能夠見到死者最后一面。“派出所和醫院方面告訴我,遺體已經在7點多鐘被拉走了,可實際情況卻是,到了9點半,遺體才被拿走。”小陳提出了第三個疑問,醫院方面為什么要隱瞞這個情況,這讓他很難理解。
醫院稱搶救很及時
面對死者家屬的疑問,中山醫院醫務科的王主任向記者解釋了其中的原因。
“我們的搶救應當說是非常及時。”王主任向記者提供了事發當時的監控錄像,記者看見,在5月5日凌晨6時左右,死者按下電梯按鈕后,突然歪歪斜斜的倒了下去,頭也重重的撞在等候座椅上。3分鐘后,有人發現死者并叫來了醫生,醫生在檢查后離開,到了6點11分左右,死者被搬到了急救室進行搶救。記者發現,因為死者倒地的地點較昏暗,從監控錄像上只能看到有醫護人員來到事發地點,但看不清當時做了哪些搶救措施。
“這類突發情況是不能輕易搬挪患者的,醫生在做了急救措施后離開,是因為要去取急救設備,并通知急救室做準備。”王主任告訴記者。在搶救記錄上,記者看見醫院方面記錄了6點03分至6點08分的搶救過程。
而為什么不讓死者出院,王主任解釋說,當時和患者說可以出院,但是需要每隔一天來換一次藥,患者考慮到家住的比較遠,自己決定留下來住院。對于家屬提出的為什么不讓見最后一面的問題,王主任表示,一方面是考慮到家人當時的情感是否能接受,另一方面也是幫助警方能夠保留好相關證據。
“我們現在已經把死者所有的病歷進行了封存。”王主任說,家屬如有任何疑問,都可以隨時查看。
雙方正協商善后事宜
當記者提出,死者猝死是否與之前的手術有關時,中山醫院的張院長表示,要確定死亡原因就必須得經過醫學鑒定。
“心肌梗塞,腦血栓等病都會引起猝死。”張院長說,醫院方面愿意和家屬一起做醫學鑒定,查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猝死。“我現在可以承諾,如果是醫院方面的責任,我們愿意全部承擔。”對于死者家屬提出的要求,張院長說,他們已經和集團進行了匯報,稍后會有答復。
張先生告訴記者,目前他們正在和醫院方面協商處理死者的后事,家屬確實提出了一些賠償要求。“死者家里還有7、80歲的老父母和2個未成年的兒子,好端端的一個家就這樣毀了,你說以后這一家人該怎么辦?”
關于此事的進展,本網將繼續關注。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