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14月大的女嬰因發燒發熱而住院治療,可掛三四瓶藥后卻突然出現抽搐、暈迷現象,最終經搶救無效而死亡。其家屬對于嬰兒的死亡原因產生質疑,要求醫院能作出合理的解釋,而院方認為醫護人員搶救措施及時正確。5月6日,仙游一醫院接診到這樣一位病患者,目前仙游衛生部門對女嬰的死亡原因展開調查,仙游縣醫患調解中心也介入調解。
這名14個月大的女嬰家住仙游大濟鎮蒲山村人。據其父親林海仙介紹,5月5日凌晨1點多,他發現女兒發燒,全身發熱,他就給女兒做退燒處理,至天亮時就帶女兒在村衛生所就診。村衛生所醫生就給他女兒掛了點滴,并開了藥品。剛掛完點滴女兒燒退了一些,就帶回家休息。想不到下午時女兒再次發熱,他就抱女兒到仙游一醫院診治。值班醫生了解病情后,因當天已掛完點滴,就不再安排掛點滴了,只開些藥給女嬰回家吃。5月6日,林海仙發現女兒的燒還是沒有退,就再次讓妻子帶著女兒前往該醫院治療。小兒科醫生為女嬰進行病情檢查,發現發燒仍為38.8度,經過三次抽血檢查后,建議其住院治療。當天上午9點多,其妻子為女兒辦理住院治療,住在小兒科18號病床。然而在醫院掛了四五瓶的點滴后,下午近3點時,女兒出現異常現象,不但手腳流冷汗,表情十分痛苦,并出現抽搐暈迷現象。醫院對其體溫進行測量,只有35.9度,醫生隨即對女嬰進行搶救,還轉院到莆田市第一醫院搶救。下午7點左右,醫院宣布女嬰搶救無效死亡。
林海仙告訴記者,女兒出事后他向醫院詢問情況,了解女兒是什么病情并導致死亡,但醫院卻說不知道,而市醫院醫生告知他女兒死亡原因,仍是肺部遭病毒感染引發的。他查詢當時所開的藥方,才發現女兒當天的病品單變成23床號的病人藥品單,與之前18床號不相同,他質疑女兒可能是遭醫院延誤病情,以及開錯藥方導致死亡的。
對于林海仙的質疑,記者采訪了為林海仙女兒問診的醫生曾某。曾醫生告訴記者,林海仙的女兒送到醫院診治時,由于病情復雜,當時并沒有診斷出女嬰發燒發熱的病因,所以醫院對其抽血檢查,在沒有診斷病情前,醫院只給女嬰開了五瓶消炎的藥,給女嬰掛點滴。所以醫院給女醫所掛的點滴,全是消炎的藥水。至于女嬰剛開始安排18床位,后來而病情惡化就轉到23床位,那是因為23床位是重癥監護床位。女嬰在6日下午2點30分左右出現病情惡化后,醫生立即就將女嬰轉到23病床上進行搶救,之后又轉到市醫院搶救,整個過程搶救及時。至于女嬰為何出現死亡,曾醫生表示因女嬰發熱發燒病情復雜,至目前還無法確診具體原因。
截至記者發稿時,醫患雙方目前仍能理性進行溝通商談。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