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農民工子弟在京上學9年4次轉學 稱回不去農村了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3-05-15 09:32

      駱錦強(右一)在街頭宣傳自己的公益項目

      駱錦強在北京上了9年學,卻連一個北京孩子都不認識。從小學到初中畢業,他4次轉學,始終無法有張安穩的課桌。

      這個90后的農民工子弟,幾乎可以詳細描述出每次轉學的細節。印象最深的,是該讀初一那年,因北京市整頓打工子弟學校,他就讀的那所學校一度被關閉了——當時,有將近1000名學生在這所學校讀小學和初中。

      到了原本應該開學的那天,許多孩子固執地背著書包去了學校。駱錦強也坐在熟悉的課桌前,不肯離去,看著老師們在教室里進進出出,“和政府人員交涉”。

      “有人勸我們回家去。校門上還貼著學校要關閉的公告。”駱錦強一邊說著,一邊走進曾經貼了封條的校門。10年前的那一幕,如今他仍然記憶猶新。

      胳膊擰不過大腿,學校還是關了。駱錦強被分流到另一所打工子弟學校就讀初一,離家遠,環境也讓他不喜歡。那一整年,他都沒怎么聽課,直到初二,原來的學校掛著一個“足球學校”的名義重開了。回到那個比較熟悉的校園里,一半兒左右的同學他都認識,這一回的轉學,他挺高興的。

      如今二十出頭的駱錦強,走在曾經的校園里,輕車熟路地找到了自己讀每個年級時的教室。他讀初三的教室正對著校門,還不到15平方米,是全校最小的一間屋子,只能勉強放得下黑板和四五套桌椅。

      駱錦強還記得,初三時,很多同學離開了校園,輟學去工作,全年級只有5個學生。

      他自己也在假期打過工,在一家火鍋店當服務員。這個90后大男孩,最喜歡給一大家子一起來吃火鍋的客人上菜,然后看著他們吃。記憶里,駱錦強全家人“從來沒有像這些人一樣這么安心踏實地一起吃過飯”。看著客人紅紅火火地吃著火鍋,當時的他,莫名地“覺得特別幸福”。

      初來北京,是在2000年的夏天。那時,駱錦強還不到10歲,打那以后,駱錦強再也沒回老家過過春節。

      剛到北京,他插班到一所打工子弟小學讀三年級。因為怕生,他說話時眼睛都不和人對視,常常把頭扭向墻壁。直到現在,他仍常常不敢主動給別人打電話,怕“打擾別人”。期末考試時,從沒接觸過英語的他,甚至交了白卷。

      剛讀了不到一個月,駱錦強還沒對新環境熟悉起來,整所學校就被夷為平地了。當時,他才剛剛和自己的新同桌交上朋友。

      駱錦強的父親,正是拆掉學校的農民工之一。據這位老實巴交的安徽漢子回憶,拆掉兒子的學校,僅用了1周時間。

      為了盡量保持磚塊的完整,施工隊沒有用推土機,農民工們憑著人力,拆掉了這所并不算大的學校。當時,老駱掄著大錘,一錘一錘,把學校里那些簡易房的墻壁砸倒,露出里面的鋼筋。

      6月天氣悶熱,老駱只想著盡快完工,至于自己正在拆的是兒子的學校這件事,他“沒考慮那么多”。駱錦強的母親則會從廢墟里挑揀還比較完整的磚塊,刮掉泥灰,碼放在一起,以幾分一塊的價錢賣掉。

      當時10歲的駱錦強,在滿是磚頭和鋼筋的廢墟上獨自玩耍,他的學校沒了。這片地方,后來被“開發商蓋起了樓房”,具體是做什么用途的,老駱也“記不清了”。

      他們一家人搬到了位于石景山的一個城鄉結合部。新學校仍是一所打工子弟學校。

      從家到學校,一路碎磚頭,一不小心就會把腳卡住,各式各樣的攤位幾乎擠到了街道中間,一個賣熟食的攤位就在垃圾堆旁。穿過街道,能看到立交橋對面的高層住宅區,洋氣,現代。

      在駱錦強眼里,那些高樓離自己很遠,那個“大雜院”是整個北京唯一讓他有安全感和歸屬感的地方。他在那里一直住到初中畢業。

      那時候,他的生活圈兒挺窄的,就讀的都是打工子弟學校,土生土長的北京孩子“當然不會來這里上學”。假期在家,一起玩的伙伴也沒有北京孩子。有時候在街上或許能看見,但那些孩子都“坐在車里”,在他眼前“一晃就過去了”。

      一直到2012年,他考了電大,才總算認識了一個北京孩子。有趣的是,那個“不怎么出門”的本地人,對北京好多地方,竟然還沒有駱錦強熟悉。

      如今,駱錦強坐過北京每一條線路的地鐵,去過市內外幾乎所有的知名景點,空閑時間,還會去郊區“爬野山”。

      最近的幾個月,他最常坐的是地鐵5號線,幾乎每天,他都要背著自己印的宣傳海報和傳單,穿半個城,到街頭宣傳。

      他打算拍一部公益紀錄片,講述流動兒童自己的故事。為了這個,他到處作宣傳,拉贊助。有一次,他剛把易拉寶支起來不到兩分鐘,10來個城管,就“不知道打哪兒冒出來了”,把他圍在中間。

      駱錦強蹲下身,收拾剛擺放在地面上的光盤盒和宣傳冊。“馬上就走。”他嘴上說著,動作卻慢吞吞的,趁機又發了幾張宣傳單給圍觀的人。泛黃的硬板紙上,“心聲”兩個字格外顯眼。

      用他最親密的一位朋友的話說,為夢想奮斗的小強“最強大”。

      “誰說90后不關注社會,誰說流動兒童不能自己當導演。”駱錦強說。正是漂泊11年的經歷,讓他有了“導演”夢。

      這個年輕人想要讓更多人了解流動兒童的生活、教育現狀——動不動就轉學、沒有學籍、沒有好的教育資源——這些都是駱錦強親身經歷過的。

      他覺得,“總還是要上學,才有出路。”初中時,他曾有個同學假期去打工,不打算再回來上課,他就找到那位同學打工的地方,苦口婆心地把人給勸了回來。

      初中的最后兩年,在他記憶里挺美好。可等他讀完初中,還想繼續上學時,又突然來了一個晴天霹靂的消息,成績不錯、擔任著班長的駱錦強一下子懵了。

      “我沒有學籍,沒法讀高中,除非是回老家,從初一重新開始讀。”至今,說起當時的情況,駱錦強語氣中仍有壓抑不住的苦澀和無奈。

      那時候,對于孩子的將來,“父母不懂,我小時候也不懂”,等懂了的時候,已經有點兒晚了。

      駱錦強的母親每天晚上都要坐很遠的車,去一間大型KTV做保潔,白天還要照顧駱錦強生病臥床的外婆。父親老駱白天在外面打工,晚上很晚才回家。如果駱錦強回老家重讀初中,就意味著等他讀到大學畢業,就將26歲了。考慮到并不寬裕的家境,這不是個好的選擇。

      也有人選擇去老家的縣城找工作。但駱錦強覺得,那對他來說,反而是又到了一個“陌生的新環境”。現在的他,或許,北京才算是熟悉的環境。

      他選擇了去一個打工子弟愛心會參加培訓,因為“周期短”,“收費少”,學的是平面設計。可在駱錦強眼里,這其實也“沒什么用”,隨便打開一個單位的招聘頁面,“都寫著要研究生,要本科生”。

      他還是想讀高中,上大學。打小到大,這個在母親眼里一直很“聰明”的孩子,總考年級第一名,常往家里拿獎狀。他數學還特別好,三年級的時候,甚至代表學校,參加了老家縣里的數學比賽。

      不過,比賽完第二天,父母告訴他,一家人都要去北京了。那次比賽的成績究竟如何,他到現在都不知道。

      他也想回安徽老家,過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雖然,他根本就“不會種地”了。可他也明白,老家不會接受一個年輕人回去“在村里待著”。按老家人的觀念,一個大小伙子,就該去外頭闖,該去“掙錢”。

      “回不去了。”駱錦強用了4個字總結。

      有時候,不識字的父母也會懊悔。“當初要是不把他帶來北京就好了,沒準兒他能上大學。”母親翻看著他小時候的照片說。

      提到正在為公益事業打拼的駱錦強,父母其實并不太明白兒子每天都在忙活什么,母親只能反復告訴他,“別做壞事”,父親則認為,孩子“喜歡什么就做什么吧”。

      駱錦強現在最想做的事,就是拍一部描述流動兒童生活的紀錄片。如今,他的項目獲得北京市溫暖基金會支持,離實現夢想已經越來越近了。

      他還記得,自己剛在北京找到一家NGO工作時,曾興奮地在街上跑,大喊著“我找到工作啦”,3年過去,那股子興奮勁兒已經沒了。如今,他辭了職,一門心思籌款、學拍攝技術,準備給流動兒童“代言”。

      大多數在北京的流動兒童,最后的出路,不是早早輟學去打工,就是讀個不要北京戶口的職高混個文憑。用駱錦強的初中校長的話來說,“每年只有1%的孩子,選擇回老家讀高中。”還有一些,就此過著渾渾噩噩的生活。駱錦強說到自己的一個同學,沒錢了就去工地打幾天工,拿到錢,就去網吧把錢花光。

      “我們已經這樣了,不能讓我們的孩子,還過這樣的生活。”說這話時,他的口音里夾著北京味兒、安徽味兒,還有受朋友影響學來的港臺味兒。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 [編輯:聶銳]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很黄很刺激很爽的免费视频| 男女做污污无遮挡激烈免费| 在线观看国产人视频免费中国 | 2018天天操夜夜操| 妖精www视频在线观看高清| 九九九精品视频免费| 欧美第一页在线观看| 啦啦啦最新在线观看免费高清视频| 1000部夫妻午夜免费| 夜夜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1页| 免费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自慰系列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中文久久久久久久| 一个人看的www在线免费视频|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五十路百度|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熟妇人妻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三级网站在线观看播放| 高潮毛片无遮挡高清免费视频| 国产边摸边吃奶叫床视频| 一级特级黄色片| 成年女人在线视频| 乱色熟女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国产日产片| 伊人色综合网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丝袜自在线拍国| 国产免费爽爽视频免费可以看| 4hu四虎永久地址| 福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18禁黄污吃奶免费看网站| 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东北老妇露脸xxxxx| 无套日出白浆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在线综合视频| 亚洲蜜芽在线精品一区| 男女一级爽爽快视频| 国产1区2区在线观看|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