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懷孕37周內就生下孩子的情況稱為早產,一般來說,早產兒都比正常寶寶個頭小,但如果早產兒個頭過小就要注意有沒有身體缺陷了。在四川,有個媽媽懷孕才26周就生下寶寶,寶寶出生時僅僅0.8公斤重,為此差一點被父母放棄。
昨晚,樂清虹橋一出租房內,小文浩躺在媽媽吳小紅的懷里,眨著眼睛向四周好奇地張望著。
5月8日,小文浩經醫護人員的悉心照料,身體各項指標已經正常,出院回家。這個只在媽媽肚子里呆了26周、2月23日出生時體重僅0.8千克的嬰兒經歷了一段“生命奇跡之旅”被從垃圾袋里撿回,生活在醫院的暖箱中頑強地闖過“呼吸、喂養、感染”等道道關卡。
出生差一點被放棄
小文浩的爸爸楊飛說,他是四川人,在虹橋開了一家小作坊。今年2月21日,他和妻子在四川老家過完年后坐車回虹橋,途中才懷孕26周的妻子突然肚子疼。2月23日晚7時左右,吳小紅在虹橋一家醫院產下了男嬰。
剛出生時的小文浩,體形略微大于成年人的手掌
?
?
“醫生說孩子太小,體重也只有0.8千克,即便搶救過來,恐怕也有先天性缺陷,建議我們放棄搶救。”楊飛說,孩子當時特別小,和成人的手掌一般大,面對醫生的建議,他們夫婦六神無主。
沒多久,吳小紅的表姐趕到,在她的勸說下,楊飛夫婦把嬰兒從垃圾袋里撿回,下定決心盡全力救孩子。
“孩子抱回來后,在我面前竟哭出了聲,這讓我更舍不得放棄。”楊飛說,男嬰出生兩小時后,就轉院至樂清市人民醫院。
溫州“手掌嬰兒”出生時體重僅0.8千克
四川人楊飛在溫州樂清開小作坊。2月23日,懷孕26周的妻子生下一男嬰,體重僅0.8千克,醫生建議放棄搶救。在表姐勸說下,夫婦把嬰兒從垃圾袋里撿回。“孩子抱回來后,在我面前竟哭出了聲,這讓我更舍不得放棄。”楊飛說,男嬰出生兩小時后,就轉院至樂清市人民醫院。“孩子哭聲讓我不忍放棄”。小家伙在樂清市人民醫院新生兒重癥監護室待了74天。這期間,他頑強地與死神戰斗,闖過了威脅他生命的道道關卡。日前小家伙的各項指標正常,已經出院。
溫州現“手掌嬰兒”:盤點全球奇跡寶寶
溫州現“手掌嬰兒”:盤點全球奇跡寶寶
新生寶寶在母親子宮內和醫生握手
一位新生寶寶在媽媽子宮內和醫生握手的照片已經成為了2013年最熱門的網絡照片之一。事件發生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一家醫院,據美國媒體報道,孕婦艾莉西婭。阿特金斯在接受剖腹產的時候,醫生還沒來得及把這位新生寶寶內瓦伊赫從媽媽肚子里抱出來,可愛的小寶寶已迫不及待地從媽媽的子宮中伸出幾近透明的小手緊緊抓住了醫生的手指,似乎在對醫生說:“我要見我的媽媽,趕緊把我拉出來!”
溫州現“手掌嬰兒”:盤點全球奇跡寶寶
這張照片被內瓦伊赫的爸爸及時拍下并上傳到著名的社交網站“臉譜”后在網絡上瘋傳,成為弘揚生命奇跡的一張真實寫照。
“雪白”嬰兒奇跡生存
強壯的成年人偶爾貧血也會覺得頭暈目眩,甚至有可能引起某些惡疾。一個新生的寶寶體內沒有血液,經過兩次輸血后卻居然奇跡般地存活了下來。這位名為奧利維亞的寶寶被醫護人員親切地稱呼為“奇跡寶貝”。如今已經六個月的奧利維亞活潑可愛,生性愛笑的她是媽媽的掌上明珠。但每當回想起奧利維亞出生的時候那渾身的雪白仍讓媽媽心驚不已。
溫州現“手掌嬰兒”:盤點全球奇跡寶寶
奧利維亞的媽媽貝爾曼回憶道,在離預產期還有6周時她開始意識到寶寶已經在體內停止了活動,她立即便和丈夫到醫院就診。寶寶被醫生診斷為胎兒紅細胞漏入母親血循環,其患病幾率僅為1/5000,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胎兒天生的或者是外傷導致的。據醫護人員回憶,奧利維亞剛出生時只有約4.7斤重,其血紅蛋白含量非常低,只是正常新生兒的1/6.“當時她呼吸困難,且皮膚蒼白如雪。”一位接生的護士回憶。但經過醫生把血液輸進寶寶體內后,她的皮膚開始慢慢恢復血色,各項機能指標也逐漸恢復正常。經過這件驚心動魄的事后,貝爾曼提醒各位準媽媽注意寶寶在體內的活動,及時檢查寶寶的身體健康狀況。“冰凍”寶寶死而復生
相信各位媽媽曾經在許多科幻片中看到過利用“冰凍”技術可以把人體的身體機能“冰鮮保存”,待到未來可以重生。這樣的事件發生在了一位英國寶寶的身上。由于新生寶寶艾拉出生時在母親子宮內發生了大出血,導致她出生后已經沒有了心跳和呼吸。母親瑞秋傷心不已,不斷呼喊著寶寶希望她能盡快蘇醒過來。25分鐘過去了,艾拉仍然沒有一絲生命征兆,醫生不得不開始了緊急搶救,終于讓艾拉開始了呼吸。
溫州現“手掌嬰兒”:盤點全球奇跡寶寶
為了防止艾拉的腦部出現損傷,醫生采用了一種高科技實驗性療法——將艾拉的身體迅速冷凍起來,待把寶寶的身體機能調理好后再恢復寶寶的體溫。就這樣,艾拉整整被“冰封”了3天,醫生才逐漸升高艾拉的體溫讓她的身體機能正常運作。如今,已經9個月大的艾拉已經基本康復,且身體機能并未受到損傷。
與媽媽肌膚相親兩小時寶寶死而復生
事件發生在澳大利亞。準媽媽凱特在醫院生下一對僅27周大的龍鳳胎,女嬰情況良好,男嬰杰米卻只有0.9公斤重,還沒有呼吸,醫生搶救無效后無奈宣布寶寶死刑。媽媽凱特難過極了,她把寶寶緊貼著肌膚抱在懷里,不斷對寶寶說著話,愛撫著寶寶的小身體。兩個小時后,奇跡出現了,寶寶開始喘氣,呼吸逐漸變得規律,慢慢開始能抓住媽媽的手指,還能吸吮母乳,眼睛也睜開了。醫生都不敢相信這個生命奇跡,“我不相信,我不相信。”醫生邊搖頭邊說。 如今,5個月的杰米已經恢復了健康。
溫州現“手掌嬰兒”:盤點全球奇跡寶寶
杰米的“死而復生”得歸功于與凱特“肌膚相親”的兩小時。其實,凱特的這種本能之舉恰是醫學上一種早產兒護理法——袋鼠式護理法。袋鼠媽媽把寶寶放在自己的育兒袋內,既保暖又能刺激生長,還方便喂養。醫學家受此啟發,發明了一種護理早產兒的新方法,重點是寶寶與母親肌膚相親。臨床結果顯示,早產或出生時體重偏輕的新生兒通過這種護理法,能夠降低感染率,降低罹患嚴重疾病幾率,改善睡眠習慣,減少體溫過低風險。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