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傍晚,萊州科技廣場,燒烤攤上聚集的人越來越多,看著有說有笑吃東西的食客,姜利忙得一臉笑意。白天是萊州論壇版主,做公益,傍晚經營燒烤攤,連父母都不知道姜利還有一個“興趣”:協助公安反扒。自2005年以來,姜利協助警方抓獲各類違法犯罪嫌疑人500余人。
收入的一半,用于做公益
25日傍晚,萊州科技廣場,身材微胖、戴著眼鏡的姜利正在低頭烤串。
三天前,被救助花季少女潘肖敏出了手術室,小潘手術成功病情穩定后,姜利也“穩定”了,再也不用“強迫”妻子每天四五趟開車送他去聯系救助了。
救助小潘的源頭在萊州論壇,也就是姜利白天主要工作的平臺。前年,他當上萊州論壇公益板塊的版主后,遇到發帖求助的信息即時下去落實便成了他的“必修課”。
清明節前3天,小潘的母親在萊州論壇發出《無助的母親在呼喚,請伸出援助之手,救救我女兒吧》的求助帖,姜利安排完手上的活兒,趕到小潘家了解情況。
為小潘先后忙了近一個月,聯系愛心企業資助,發動萊州義工、鼎豐助學服務隊、煙臺義工等多方聯動,至今大伙已為小潘籌得近20萬元的費用。這只是姜利多年做公益的縮影。上山撿垃圾、下鄉看老人,除為論壇求助者聯系救助和幫忙外,姜利和妻子每年用于公益的費用不下3萬元,這幾乎占了他收入的一半。
抓到壞人時,最有成就感
白天是萊州論壇版主,晚上經營燒烤攤養家糊口,很少人知道姜利的一個“技能”:反扒。從小夢想做個警察,姜利沒有走上警察之路,卻通過另外的途徑實現了愿望。
2001年4月,姜利租住的房子被盜,但門鎖完好,姜利憑直覺判斷小偷肯定是此前的租房者,還可能再來,他在家守了3天。小偷看房子鎖著門,又忍不住動手時被姜利逮了個正著。
從那時候起,身體條件還不錯的姜利發現自己還有點反扒的“技能”。幾次小試牛刀,他抓到過在公交車上偷竊的小賊,也抓過搶劫、入室盜竊的嫌犯。姜利漸漸有了名氣。為了抓賊,蹲守兩三天是經常的事。最長的一次,姜利跟蹤一伙在銀行門口搶劫的嫌疑人跑了14天。那是2007年,萊州路一銀行門口連續發生幾起搶劫搶奪案件,朋友告訴他后,姜利就一個人開始了蹲守,跟蹤嫌犯,從煙臺追到濰坊昌邑又追了回來,最后協助警方將3名嫌疑人抓獲。
說到初衷,姜利只淡淡地說,“抓到壞人時,那種成就感沒什么可比。”反扒、抓壞人對他而言,更多的是興趣和自我實現,“沒辦法,就是好這個”。
抓嫌犯骨折,他全然不知
據萊州警方統計,自2005年以來,姜利協助警方抓獲各類違法犯罪嫌疑人500余人。
姜燕已經記不清丈夫身上到底有多少傷痕,“反正一看胳膊一個大疤,腿上一個大疤的”。
對姜利來說,和犯罪嫌疑人短兵相接是常態。2010年,萊州雕塑公園附近經常發生持刀搶劫的惡性案件,姜利得到消息后沒事就到公園里溜達蹲守,第五個夜晚,他尋覓到了嫌疑人的蹤跡,與萊州公安聯系后,當晚,協助警方抓獲搶劫嫌疑人3名,第二天在網吧內蹲守,又將另外兩名團伙成員抓獲。第三天下午,在協助警方抓獲這個團伙頭目的過程中,他摔斷了左腿。
但更多時候,“掛了彩”回家,他壓根兒就不知道自己究竟傷到那里,不在意地倒頭就睡。
姜燕說,半夜看丈夫“掛了彩”回來,她總擔心哪里被打出大問題,不敢輕易入睡,倔脾氣的丈夫卻不同意連夜去醫院檢查,她只能通過不間斷地叫醒來確認人是否安好。
姜燕的擔心并非杞人憂天。2011年夏天,萊州一商場發生一起搶奪案,在商場門口目睹搶奪現場的姜利毫不猶豫地騎摩托車追了過去,因車速過快加上路面坑洼,追趕到北關大街時他摔倒在路邊。當時只感覺疼也沒在意,直到第二天到醫院檢查才知道肋骨斷了3根。
陪妻子逛街,中途溜了號
姜利的“特殊身份”,周圍很少人知道,擔心上了年紀的父母跟著操心,他和父母都沒說。妻子在介紹丈夫職業時,也只說在萊州打工或上班。
為這特殊愛好,姜利談了6年的女友離開了,直到40多歲他才和現在的妻子結了婚。當初因丈夫“充滿正義感”而動心,而今姜燕更多的是憂心,吵也吵過、哭也哭過,姜燕說現在等于上了賊船,“沒辦法,攤上了”。
姜利說,自己是個會安排生活的人。每周肯定有一天時間拿出來游山玩水和健身,一天用于陪家人,其他時間做公益或是抓壞人。“只老實一天”,他有點歉意地笑笑。
姜燕印象中,丈夫只陪她逛過兩次街,其中一次遇上嫌疑人還扔下她跑了。“像是有癮一樣,根本勸不住”,姜燕說開車出門時,遇上嫌疑人他也會要求停車,然后扔掉手頭的事就走了。妻子看店不回家的晚上,姜利也會習慣性地溜達到街上,一走就是一夜。
結婚3年,姜燕最怕聽到丈夫說“我不回來了”,這種時候多半他會在“跟人”。丈夫電話不方便接聽的時候,常叫她抓狂,“你壓根兒不知道他到底是不是危險”。
“再堅持一年,我再干兩天。”這話姜燕聽了多少次,每次都落空。如今攢錢想要孩子的姜燕,還是希望丈夫能像別人一樣,做點小生意養養家就好。甚至一度擔心被報復,她還想過全家搬走。文/片本報記者 孫淑玉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