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以前,每年在紅雁池水庫溺亡人數多達20多個。2006年,水庫沿線加裝了防護欄,溺亡人數逐年下降,去年仍有9人溺水身亡。這是一組讓人心痛的數據。每到炎夏,關于禁止野泳的提示屢屢見諸媒體。為什么總有人突破重重阻礙去游野泳?請你在靠近水庫時,多想想你的家人……
5月31日,一位市民正在翻越紅雁池水庫北側的一處柵欄。
彎腰撿起掉落在地上的鐵網倒刺,紅雁池水庫管理站安防部部長陳鋒俊無奈地搖了搖頭,“昨天才安好,今天又被人破壞了?!?/p>
每年進入五月,都是陳鋒俊最頭疼的時候,水庫溺亡事件年年發生,可還是有人無視“水庫重地嚴禁入內”和“擅自游泳,后果自負”的警示牌,前來游泳、釣魚。悲劇隨時可能會重演。
紅雁池水庫周邊18公里,全部安裝了帶有鐵網倒刺的鐵柵欄,柵欄周邊挖了一條深約4米、寬約3米的壕溝,每隔100米都設有“禁止游泳”的提示語。
5月31日11時許,記者來到紅雁池水庫時,有幾張幾天前粘貼的警示標語已被撕掉,部分鐵柵欄上的鐵網倒刺被破壞,水庫北側游泳和釣魚的就有20多人。
短短20分鐘內,就有6名市民翻越柵欄進入水庫,其中包括一名中學生。一名中年男士表示,市內游泳的地方太少,游泳館水質和空氣都不好,“來這兒游泳淹死的都是不會水的?!?/p>
“現在每天都有100多個人來這里游玩。”陳鋒俊說,水庫實行全封閉管理,工作人員24小時巡邏,但游客太多根本管不過來,勸阻的作用不大。
據了解,2006年以前,每年在該水庫溺亡人數多達20多個。2006年,水庫沿線加裝了防護欄,溺亡人數逐年下降,去年有9人溺水身亡,以學生居多。
5月31日記者走訪了烏市周邊西山幸福一號、后溝水庫等部分水庫,在周邊游玩的人不在少數。
據了解,在烏市周邊,存在這樣的危險的水域近20處,烏市水務部門向市民呼吁:暑期將至,游泳要到擁有正規救援隊伍的游泳館等,別讓孩子靠近危險水域。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