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英利已經形成了600兆瓦的產能,正朝著1G瓦的目標前進。
美安科技新城一期項目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推進。
六月的椰城,驕陽似火,但映入眼簾的卻是滿眼郁郁蔥蔥,處處迸發著勃勃生機。?
連日來,行走在海口的工業園區,一批批重大工業項目相繼開工建設。高聳的塔吊、轟鳴的機器、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一個個項目的落地、一個個產業的興起,處處昭示著“產業集群”帶來的一股大投入、大建設、大發展的正能量。?
近幾年來,隨著一個個高新技術項目在我市開花結果,光伏、創意、生物制藥、游艇、汽車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正加速崛起并發展壯大,高新技術領跑產業優化升級,而圍繞這些產業的一個個產業集群也逐步形成,成為海口乃至海南省經濟新的增長點,有力支撐了全市經濟和社會全面發展。
發展目標
醫藥產業今年突破百億大關
6月2日,在海口美安科技新城的新海物流園的工地上,近50臺施工機械的轟鳴聲響徹工地。美安科技新城一期項目今年2月25日動工以來,已儲備了一批大項目,截至5月27日已完成投資8.3億元。海口高新區管委會主任朱東海堅信,美安科技新城在未來必將是助推海口工業跨越發展的一顆璀璨明珠。
不僅如此,在椰樹集團第二工業城8萬噸擴產項目、羅牛山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力合泰果蔬加工項目、宇龍汽車零部件等項目的工地上,建設如火如荼,大家都在加速推進工程進度。
“工業不強,海口難富。”這是海口市科工信局副局長王堅雄堅持的一條真理。做大做強實體經濟,是海口經濟發展的第一要務,近年來海口一直在努力。而工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
似枯木逢春,在實施工業強市戰略中,2011年,海口市明確提出,“十二五”期間,海口將著力打造五大100億產業集群:即形成汽車、食品飲料與農副產品加工、光伏、醫藥、文化創意與休閑娛樂五大過百億元的產業集群。
數據顯示,2011年海馬汽車海口基地工業總產值突破100億元,成為海口首個產值突破百億元的產業集群。海口藥谷二期里,時不時聽到廠房內傳出機器的轟鳴聲。在海南葫蘆娃制藥新建藥廠建設現場,一幢幢嶄新的廠房崛起。時值中午時分,一群工人還在加快平整路面。王堅雄表示,隨著今年內海口10多家醫藥企業竣工或投產,我市力爭今年全市醫藥制造業總產值突破100億元,形成產值過百億元的產業集群,成為第二個超過百億元的產業集群的目標。
扶持政策?助推優勢產業集群加速崛起
工業興,則海口興;工業強,則海口強。發展實體經濟已成共識。在去年的海口市委十二屆二次全會上,省委常委、海口市委書記陳辭表示,海口在加快轉型發展過程中,更加注重產業振興,壯大實體經濟。此外,在市委《關于貫徹落實省第六次黨代會精神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推進省會經濟圈建設,做大做強實體經濟,實施“產業強市”戰略,壯大“二產”的規模,提升一、三產業發展水平,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可持續稅源經濟。?
為此,近幾年來,我市出臺了《關于加快工業發展的若干規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從稅收、資金和人才政策等方面加大扶持,對高新技術企業的高新技術項目給予支持,促進了包括電子信息、汽車配件、生物制藥、光伏、創意等產業的發展和成長。
經過3年發展、兩期建設,海南英利已經形成了600兆瓦的產能,正朝著1G瓦的目標前進。漢能集團一期250兆瓦薄膜太陽能電池已于去年3月正式投產。
隨著化學藥和生物制藥基地、醫用粒子掃描儀和光學纖維傳像元件等項目落戶海口,光伏、創意、生物制藥、游艇等新興產業正加速崛起,而圍繞這些產業逐步形成了生物藥業、汽車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創意等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則成為海口發展新型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著力點,同時也為海口做大做強實體經濟提供了產業支撐。
如今,在海口藥谷、椰樹、海南椰島、紅塔、金盤電器、立升凈水、海南賽諾……一個個生產基地都加足馬力、加快生產。
工業短腿
?????重大項目少?主導產業規模小
工業,城市經濟“命脈”,經濟發展的“脊梁”。正如省委黨校教授唐鎮樂所說:打造五大產業集群,推進海口跨越發展,重點在工業,難點也在工業。
唐鎮樂認為,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二十多年來,海口在發展實體經濟,培育產業、項目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進步,在減少“兩個依賴”(對土地財政的依賴、對房地產業的依賴)方面邁出了堅實的步伐,城市經濟的抗風險能力增強。
然而,經濟社會發展雖有明顯進步,但由于歷史欠賬較多,海口欠發達的基本市情沒有根本改變,經濟社會發展仍面臨著經濟總量偏小、經濟結構不優、重大項目不多、主導產業規模小等問題,“軟肋”還很突出。尤其是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和人才問題,制約海口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化工化纖市場萎縮嚴重,一直處于低迷狀態;光伏產業成長快,但形勢不容樂觀;機電設備制造業部分企業訂單不足;唯有醫藥制造業,是海口市成長性最好最快最穩的產業。”作為一位老工業人,王堅雄非常清楚地看到,我市經濟回升的基礎還不穩固,經濟總量小、增長乏力仍然是最突出的矛盾,保增長的任務還比較艱巨。土地供需矛盾突出,經濟發展的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發展方式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仍然艱辛。“今年,受國內外因素影響,我市工業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在發展百億產業集群路上,我市任重而道遠。”王堅雄深有感慨。
破題舉措
拉長產業鏈?引進龍頭企業
“人才是第一資源,一個團隊可以帶動一個項目,引進一個高端領軍人才,就可以帶來一個項目,帶動一個產業。”他建議,針對海口市科技人才缺乏和研究開發力量薄弱的現實,政府應加大投入,政企聯手,制訂適應于海口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要求的相關政策,特別是有利于資源整合、成果轉化、產業發展和資本、技術、人才引進的激勵政策、產業政策和招商引資政策,同時,制訂并落實有利于優秀人才選拔、管理、培養和使用的人才政策,通過堅持人才和智力引進相結合,通過聯合研發、技術入股等多種方式提高高新技術水平。
怎么辦?如何行?在王堅雄心里又個想法:在此背景下,我們要深思熟慮,找準方向,重拳出擊,切實加強對工業企業的扶持,增強責任傾情服務,努力為企業排憂解難。扶持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的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引導企業運用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提升傳統產業競爭力,提高我市工業信息化發展水平。改善企業經營環境,增強企業“造血”能力。他說,我們不但要在思想上重視,更要在行動上體現。
如何打造產業集群?朱東海表示,這是他們高新區一直的追求。他認為,任何一個產業的破局和崛起,都離不開對龍頭項目、骨干企業的培育和扶持。抓好一個大項目,就能帶動一個大產業。如何帶頭破題,一個重要辦法就是全面拉長產業鏈條,圍繞產業鏈條做文章;一個關鍵,一定要引進龍頭企業。
記者手記
一座現代都市的崛起,依靠的不僅僅是人口規模的擴大,更是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的產業經濟的崛起。倘若沒有產業的支撐,城市的發展也便沒有了“內生動力”與后續力量。打造“四宜三養”最精最美省會城市和海南首善之城的宏偉事業,考驗著為政者的智慧、決心和勇氣。如何抓住“命脈”、挺起“脊梁”,需要我們腳踏實地。只要我們實實在在地把每件事做好,我們相信,長風破浪會有時,總有破題的一天。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站在一個新的更高起點上,我們腳步鏗鏘,信心滿懷!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