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河北局部地區普降暴雨,部分城市的局部路段嚴重積水,一名高三女生冒雨趕考時意外落水死亡。
在廣西南寧,同樣的一場暴雨也使城市內澇問題凸顯。
9日晚南寧遭遇強雷雨天氣,47歲的萬女士不幸墜井失蹤,至今下落不明。她剛參加完高考的小兒子何康介紹:“晚上8點左右我打電話給媽媽,她說還在柳沙路,下雨了,叫我們先吃,9點多再打時,就打不通電話了。”何康說,回家后他們意識到母親“失蹤”了,父親和大哥冒著大雨找了一夜,也報了警,但沒有找到。
10日早上,通過轄區派出所調閱監控視頻,最終通過攝像頭確認何康的母親掉進了下水道。
針對近年來各地發生的多起暴雨導致城市內澇、市民墜井等事件,業內人士表示,加強井蓋管護設施建設和建立統一的管護機制已刻不容緩。萬女士的外甥對記者表示,所有人都知道井蓋缺失后危險性很大,“如果能鋪設防護網,就算有兩三根鐵條也好,人都不至于掉下去。”
專家認為,城市排水能力不足也是導致此類事件頻發的主要原因之一。河北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劉權樂告訴記者:“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加快,地面建筑如雨后春筍般豎立起來,城市硬化地區面積大量增加,但是城市排水設施建設卻因建設經費等原因跟不上城市發展的節奏。”
劉權樂表示,大部分城市早期建設的排水系統執行的還是較低的標準,尤其是老城區,受澇時往往首當其沖。由于排水管道系統當年的設計標準和建設標準都比較低,管溝規格小、雨水口少、管道破損淤塞嚴重,排水能力大打折扣,在遭遇強降雨時就不堪重負。再加上地面坑洼,雨水泄流路徑不暢,很容易形成成片積水。
對此,專家建議,城市管理部門應以市政專項規劃為指引,加強排水設施建設、適當提高排水管溝建設標準、改造舊排水管溝、建設雨水調蓄設施、提高排水應急處置能力,組合發揮規劃、建設、管理和應急措施的作用,使城市盡快擺脫內澇的侵擾。(記者張鶯 覃星星 向志強 王昆)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