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IT巨頭谷歌為辯白自身牽扯的美國“棱鏡”項目監視丑聞,18日在美國外國情報監視法庭發起司法動議,要求解除禁令,公布政府以國家安全名義向谷歌索要用戶信息的具體數量。
發動議公布數據
媒體日前曝光谷歌、微軟、雅虎、蘋果、“臉譜”等9家美國IT企業參與“棱鏡”項目,允許國家安全局了解客戶信息。
谷歌18日在設立于美國華盛頓的外國情報監視法庭發起司法動議,要求解除“封口令”,以獲準公布美國政府以國家安全名義向谷歌索取用戶數據信息的數量。
外國情報監視法庭是依據外國情報監視法設立的特別法庭,負責監督和審查政府情報監視活動。
谷歌要求法庭確認,谷歌依據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享有自由發布信息的“權利”。
“谷歌的聲譽和業務受到媒體不實或誤導報道的傷害,谷歌用戶對這些說法感到擔憂……谷歌必須對這些說法作出超過一般的回應,”谷歌說。
要透明分開披露
谷歌先前定期發布《透明度報告》,披露公司所收到的來自執法部門和聯邦調查局索取信息的數據。“臉譜”、微軟等企業14日公布了去年下半年從政府部門收到的索取信息請求數據。但這些企業不被允許公布區分于普通刑事調查、傳票的涉及國家安全及依據外國情報監視法的索取信息請求數據。
谷歌一名發言人說,“需要更高透明度”,因此谷歌申請分開披露國家安全請求的數據。
谷歌18日在聲明中說:“把國家安全請求與刑事調查混在一起……對我們的用戶來說是一種倒退。”
美國公民自由聯盟的律師亞歷克斯·阿布多說,所有IT企業都應獲準公布盡可能多的細節,政府應該揭示其監視項目的合法理由。
質疑
“棱鏡門”愈演愈烈,國際輿論對于美國的質疑聲浪也愈加高漲。
香港《大公報》:斯諾登泄露美國機密,引發全球高度關注。但作為當中的主角美國政府,不僅沒有正面回應網絡竊密行為,反而不斷采取所謂的“危機管理”手段,意圖通過抹黑斯諾登為中國間諜的“烏賊戰術”,來轉移公眾對“美國有沒有違法行為”、“美國網絡竊密必須受限”議題的關注。其目的都是逃避責任。
美國《星島日報》:“棱鏡門”的最大意義是揭示了美國擁有霸道的國際話語權。棱鏡計劃驚人地無孔不入,說明美國正緊握全球電子通訊網絡的咽喉。另一方面,也充分彰顯美國“指鹿為馬”的超強能耐,明明是自己以間諜手段偷窺監視全球,卻以受害人姿態公開控訴中國黑客入侵。更不可思議的是敗露后,一句“只為反恐”,便立馬重返道德高地,還施回馬槍將斯諾登描繪為中國間諜。
新華網評論:美國自詡為維護網絡安全的“先鋒模范”,長期以來一直小心翼翼保護的這一形象,瞬間被“棱鏡門”毀得面目全非;而為指責他國炮制種種證據材料、費盡心機打扮成受害者等等表演,在“棱鏡門”襯托下成了黑色幽默。
辯解
美國“棱鏡門”事件招致輿論批評,奧巴馬在美國時間17日播出的電視訪談節目里再次為之辯護,稱其政府安全政策與小布什時期并不相同,并表示國家安全局的數據收集項目受到嚴格的監督。他表示,國家安全局的數據收集項目擁有標準化的制衡系統,限制或防止濫用。“國會和聯邦法院都在對這一項目進行著監督。”奧巴馬進一步指出,他最為關切的問題不是政府是否應為反恐實施情報收集工作,而是是否確立了良好的制衡系統對項目進行監管。
美國國家安全局局長、美軍網絡司令部司令基思·亞歷山大18日在國會作證時稱,正處于風口浪尖的“棱鏡”等秘密情報監視項目發揮了反恐作用,曾協助挫敗超過50起恐怖陰謀。亞歷山大在作證時多次強調,這些項目在保護“美國及其全球盟友的安全”方面具有重要價值。
美國聯邦調查局副局長肖恩·喬伊斯當天作證時說,這兩個監控項目曾協助挫敗一系列恐怖圖謀,其中包括一起針對紐約地鐵系統的襲擊圖謀和一起針對紐約證交所的襲擊圖謀。執法人員均通過電子郵件等途徑挖掘情報,逮捕了相關嫌疑人。
反駁
日前,斯諾登在網上回答全球網友的提問,英國《衛報》及香港《南華早報》做了全英文直播。
對于有美方人士把斯諾登稱為“中國間諜”,這位29歲的中央情報局前雇員表示,這種指控是一種可以預計的誹謗,目的是轉移人們對政府不當行為的關注視線。斯諾登反問,如果他是所謂的“中國間諜”,為什么不直接飛去北京?
斯諾登表示,他之所以在奧巴馬再次就任總統后公開“棱鏡”計劃,是因為奧巴馬在競選時給予他信心,讓他相信這位總統會恪守諾言,引領美國人修正問題。不幸的是,奧巴馬再次上臺之后關上了調查違規行為的大門、拓寬部分侵權項目。
美國政府有能力通過監禁和謀殺他從而掩蓋監視項目,然而“真相正在暴露,無法阻止”。斯諾登說,雖然自己被前副總統切尼稱為“叛徒”,但此人提出的無證監聽項目,最終導致在伊拉克戰爭中有4400美國人死亡,3.2萬美國人致殘。因而,他認為自己被切尼稱為“叛徒”是“作為美國人的最大榮幸”。
避難
一名維基解密發言人透露,他在6月12日收到了美國“棱鏡”項目揭秘者愛德華·斯諾登向冰島發出的非正式請求庇護,冰島政府證實了這一消息,但并未透露是否會接受斯諾登的請求。
維基解密發言人克里斯丁·拉芬森在冰島報紙的一個專欄中說,一名中間人接觸他,請他告訴冰島政府斯諾登尋求庇護。拉芬森沒有透露這名中間人的姓名。
冰島政府隨后證實了這一消息,但未透露是否同意斯諾登避難。冰島政府發言人說,拉芬森通過非正式渠道和政府部門取得聯系。斯諾登在曝光美國國家安全局的“棱鏡”項目后目前身處香港,他曾稱贊冰島非常重視保護互聯網自由,希望自己最終在冰島落腳。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