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濟南6月23日電(記者吳書光 陳灝)一起涉案價值13億余元、銷售區域覆蓋全國31個省份的特大假發票案日前被山東警方偵破。在這起案件中,造假者輾轉多地造假售假,牟取暴利;一些企業知假買假,逃避稅收。
????辦案人員和專家認為,制售和使用假發票滋生了高額違法收益,造成國家稅收大量流失,但制假和用假面臨法律責任較輕,以致假發票難以杜絕。
????一個電話牽出的巨額假發票案
????“有人將3份面額巨大的假發票開給了利津縣某建筑單位,其中一張面額是167萬元,另外兩張都是幾十萬元。”2012年11月14日,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警方接到匿名舉報電話。
????東營市公安局經偵支隊牽頭特警、派出所、國稅局等單位辦案人員組成專案組。調查發現,一個制售假發票的團伙在東營市內發放業務名片,購票人通過短信提供發票名稱、內容和金額,制票者將假發票通過快遞公司寄出,并提供收款銀行賬號。
????專案組輾轉多地,找到了位于杭州市某小區出租房內的制售假發票窩點,并于2012年12月20日晚抓獲犯罪嫌疑人3名。據3名犯罪嫌疑人交代,他們只是打工者,真正的“大魚”還沒有浮出水面。
????很快,“大老板”朱某的藏身之地被鎖定在北京一個非常偏僻的小區內。專案組蹲守3天3夜,摸清嫌疑人活動規律后,于2012年12月28日晚抓獲以朱某為首的4名犯罪嫌疑人,現場查獲大量制假設備、印章及假發票。
????東營市公安部門近日通報稱,朱某等7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發票罪被依法逮捕。至此,這個涉案價值13億多元、銷售區域遍及31個省份特大制售假發票網絡被徹底搗毀。
????假發票“產供銷”一條龍的生產鏈
????警方查明,以朱某為首的這一團伙從2009年開始制售假發票,先后偽造國家機關及公司、企業印章800余枚、成品及半成品假發票20余萬份,銷售的假發票涉案票額13億余元。朱某等人從中獲利數百萬元,直接給國家造成的稅款損失則是幾千萬元。
????朱某等人輾轉多地,為何多年安然無事?據辦案民警介紹,以朱某為首的制售假發票團伙組織嚴密,假發票的印制、運輸、接貨、批發、零售層次分明,分工明確,形成了“產供銷”一條龍的生產鏈。尤其是朱某等人實行交易“零接觸”,給公安機關偵查帶來困難。2009年以來,雖然警方多次搗毀朱某團伙的小型窩點、抓獲多名團伙成員,但朱某屢屢逃脫。
????據犯罪嫌疑人交代,朱某屢屢逃脫與將團伙人員“化整為零”有關。一旦某地有人被抓,其他地方的團伙立即轉移。朱某團伙先后輾轉山東、北京、貴州、浙江等地,逐年發展壯大,培養了一批以親戚朋友為主的制售假發票骨干成員。
????另外,朱某等人制作的假發票均冒用已經開出的發票票號,因此即使稅務機關驗證也顯示有這樣一張發票。而購買者買了假發票基本都能使用,因此極少有人舉報,這也讓朱某等愈加猖獗?!斑@一制假團伙制造的假發票足以亂真。”專案組民警李冰說。
????杜絕假發票需“買賣兼打”
????近年來,我國各地持續以高壓態勢打擊發票犯罪行為,然而制售和使用假發票等違法犯罪行為仍然層出不窮。國家稅務總局最新發布的消息顯示,今年前4個月,我國查處制售假發票和非法代開發票案件8500余起,收繳各類非法發票644.9萬份,查補稅款13.6億元。
????假發票為何能大行其道?北京市隆安(濟南)律師事務所律師周雷說,部分單位和個人為達到逃稅、騙取單位和國家資金等私利,購買和使用假發票形成了虛假發票的“買方市場”。加之制售虛假發票成本低、利潤高,“賣方市場”自然形成。
????李冰說,與假發票的違法收益及國家稅收損失相比,制假、售假、買假承擔的違法成本太低。根據刑法規定,制售普通假發票最高可判刑7年。從近年破獲的制售假發票案件來看,犯罪分子很少被判處重刑,多數是被處以兩三年有期徒刑,刑罰震懾力不夠。
????而“買假”承擔的處罰更輕。一位不愿具名的稅務系統人士認為,由于稅務部門權責所限及取證難等現實因素,稅務部門很少向公安部門移交假發票的買方,多是以行政處罰的形式處罰使用假發票的單位和個人。
????相關人士建議,不能僅僅打擊“賣方市場”,還要嚴懲知假買假的“買方”。周雷說,稅務部門在加強稅收監管的基礎上,應與公安部門加強案件協作交流,加大執法力度與證據收集。對知假買假、非法使用虛假發票者,可按照刑法規定的危害稅收征管的相關罪名及貪污罪或職務侵占罪等進行懲處,從源頭打擊“買方市場”。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