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一厘米多,體形如蛇狀,全身乳白色。邯鄲市臨漳縣一位兩歲男童因為時常與貓、狗玩耍,眼睛里竟然生出4條長短不一的“小白蛇”。當地眼科醫生經過認真檢查,初步診斷孩子所患眼疾為罕見的結膜吸吮蟲病。
記者昨天上午從臨漳縣醫院了解到,小患者家住狄邱鄉,有寵物接觸史。據孩子的母親說,最近一段時間,兒子不知什么原因經常揉眼睛。她小心翼翼撥開孩子眼皮觀察,結果讓其目瞪口呆,下眼皮處有兩條白色線頭狀的小蟲子不停地蠕動。
由于擔心蟲子“咬”破兒子的眼球,母親急忙用棉簽將兩條怪異的小蟲子取出。隨后,她又滿腹疑惑帶著兒子去往醫院救治。
據臨漳縣醫院眼科主任趙星介紹,他聽完患者母親的敘述后,經過進一步檢查,又在孩子結膜囊內找到兩條大小不一,直徑近1毫米的蟲子。在顯微鏡下,小蟲子猶如白色“眼鏡蛇”,頭部呈倒三角形,尾部細長,身體晶瑩透亮。
趙星告訴記者,小患者眼里的“蛇形蟲”實際上是罕見的結膜吸吮線蟲,主要見于亞洲,故有東方眼蟲病之稱。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臨漳縣累計發現10余例。
這種蟲子寄生于貓、狗等家畜的眼結膜囊、淚管內,幼兒在抱玩這些動物時,雙手因不經意觸及到對方的眼睛,從而將結膜線蟲卵沾附于手指。如果孩子此時再揉自己的眼睛,極易受到感染。
一般來說,結膜吸吮線蟲從幼蟲發育為成蟲,大約需要15-20天左右。患者感染本蟲后常有眼部異物感、癢感、痛感及結膜充血,兒童多以不自覺揉眼為多發癥狀,這可能與蟲體本身的機械刺激作用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的刺激作用有關。
眼科專家認為,結膜吸吮線蟲雖然危害不大,但一旦患者角膜受損,除引起角膜潰瘍外,蟲子很可能會趁機進入眼球內部,從而造成視力減退,甚至失明等嚴重后果。
目前,預防“眼蟲病”的有效方法是,農村家庭要加強家畜衛生管理,教育兒童勤洗手,盡量不要抱玩貓、狗等小動物。平時發現孩子經常揉眼、眼紅或流淚,要及時到醫院檢查。
另據了解,結膜吸吮線蟲人體病例首見于我國(1917年),迄今已報道的病例以我國為多,散發于全國各地,實際患病者遠遠大于目前統計的數量,這與基層醫院發現病例未進行鑒定及報道有關。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