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確切知道流入中國的熱錢究竟有多大規模,但是熱錢怎么賺錢,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并不高深。
“外人說起熱錢套利感覺挺復雜,其實也沒那么復雜。”小張是一家國內銀行某支行做國際結算業務的員工,他向《經濟參考報》記者講述了所謂熱錢“貿易套利”的秘密。
“因為目前,離岸人民幣的利率比在岸的低,企業只要能從離岸市場借入低息的人民幣,再通過貿易渠道把它轉入到國內形成在岸的人民幣,就有利可賺。要是錢進到國內再買點理財產品什么的,那賺的利就更多了。”小張說。
據小張介紹,現在很多企業從香港離岸市場融入人民幣靠的是“內保外貸”政策。所謂“內保外貸”,是指由企業內部的總公司給銀行擔保,銀行在外部給企業解決貸款問題。簡單說來,就是一家國內的企業A在境外注冊一家關聯企業B,A企業在境內的銀行存入一筆資金,借此為擔保,其關聯企業B在境外可獲得相應金額的離岸人民幣融資。而B企業再以貿易的形式從A企業進口貨物,將人民幣貨款打回國內,由于人民幣利率內外有別,而且境內的比境外的高,這么一倒騰,一輪套利過程就完成了。這個過程可以重復很多次,一批貨也能進出口很多次,反復交易。
“一批貨”的反復出入關造就了貿易的“數字繁榮”。海關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出口增速高達18.4%,遠高于市場預期。尤其是一季度對香港出口同比大增74.1%,對中國總出口增速貢獻達到10.4個百分點。而進入4月,我國進出口總值為2.23萬億元人民幣,扣除匯率因素后的增幅為15 .7%,其中出口1 .17萬億元人民幣,增長14.7%,進口1.06萬億元人民幣,增長16.8%。
在眾多外貿企業看來,“數字繁榮”只是表象,其真實感受并沒有數據反映的那么積極,“比如內地對香港出口猛漲,但香港對歐美出口增幅卻大幅回落等經濟現象,在邏輯上都說不通。”珠海全球知名大型家電企業的海外銷售部門負責人說。
而由于在保稅區內的政策更加優惠,免征進口稅和出口稅,且幾個小時就可完成整個出口轉進口的報關過程,因此所謂的保稅區“一日游”在近期更是非常盛行。記者在珠三角多市的外經貿部門、海關、企業處了解到,利用個別保稅區集中進行虛假外貿套利并不是行業秘密,而這種行為又往往因為多重因素,高度集中在深圳等個別地區。“全國靠廣東、廣東靠深圳、深圳靠保稅區”的說法不脛而走。有測算顯示,扣除保稅區因素后,珠三角地區前5個月的外貿增速也就在個位數以內,有的測算認為這一數字約在1%左右,有的地市則認為,這一數字在3%到5%之間。
“虛假貿易”難道不能被察覺?“其實,國家對于內保外貸政策中的境外貸款的用途是要求銀行進行相應的審核的。但是,有時貸款在境外轉了好幾個地方,其流向已經很難監測。”小張說。他也坦言,某些時候,銀行的工作人員也知道企業是在利用貿易套利,但是因為業務量的壓力,也就假裝不知情。
一位業內人士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在一些小的銀行,員工做業務是有“返點”的。有這樣的沖動,有的員工甚至是會幫著企業準備所謂“完備”的材料,幫著企業套利。
“其實有的客戶找上門來的時候,你大概就能判斷出個一二。我們曾經接待過一個客戶,他是做銅貿易的,資金量很大。我們當時就覺得不對勁。我們因為是大銀行,出于風險的考慮,最終還是沒做這單業務。”小張說。實際上,在虛假貿易的操作中,為了節約成本、蒙騙海關,體積小、價值高的電腦芯片、電解銅、金屬產品最被企業“青睞”,常常被用作貿易標的物。
而套利模式絕不僅僅是小張說的這一種。美銀美林在今年5月曾發布一份題為《套利的秘密與中國膨脹的貿易數據》的報告,在其中,美銀美林提到了多種套利模型。其中一種是利用離岸人民幣和在岸人民幣的匯率差來套利。美銀美林指出,從去年四季度開始,離岸市場上對人民幣資產的需求開始大漲,這導致離岸人民幣/美元(即離岸人民幣貿易),比起在岸人民幣/美元(即在岸人民幣貿易)要貴得多。套利者在內地借取100萬美元,按6.20的在岸匯率獲取620萬元人民幣,然后從香港進口黃金等低物流成本的貨物并用人民幣支付,這樣620萬元人民幣就流到了香港,成為離岸人民幣。之后,其再通過香港的合伙人,以6.15的離岸匯率換成美元,得到100.813萬美元。最后,其再將原先進口來的黃金出口給香港合伙人并用美元結算,完成獲利8130美元(不考慮物流等成本),流程結束。
虛假貿易的數字不僅制造了表面上的假象,更重要的是,大量流入國內的“套利”熱錢助推了國內的流動性。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家外匯管理局在5月初發布《關于加強外匯資金流入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指出,將加強對進出口企業貨物貿易外匯收支的分類管理,加大對存在異常或可疑情況企業的核查力度,并調整轉口貿易項下外匯收支相關政策。
“外匯局的文下來以后,我們內部對進出口企業都進行了排查,尤其是一些做轉口貿易的企業,更是進行了重點排查。”小張告訴記者。
國家的政策也初見成效。5月金融機構新增外匯占款668.62億元,較4月大幅縮水77%。與此同時,5月的外貿數據也急速下滑,當月進出口總值不僅環比為負增長,扣除匯率因素后的同比增幅也只有0 .4%。業內認為,外貿數據的回落是套利的熱錢“水分”被擠出。不過,小張對此并不樂觀。“不在于手段怎么樣,而是由于境內外存在匯差和利差,就使得熱錢套利的沖動一直都有。你想想,深圳和香港也就一線之隔,既然資金價格有差別,為什么有機會而不套利呢?”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