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6月29日消息(記者吳躍)從今日閉幕的市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上獲悉,會議表決通過的《海口市城市容貌管理若干規定》刪除了便民疏導點內容。
《海口市城市容貌管理若干規定》建(構)筑物外立面、戶外設置物、公共場所、城市道路、臨時停車場、專業洗車場、景觀照明等方面,結合海口的實際,作出管理的制度設置和安排。經三次市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后,在今天的會上表決通過。該法規將報省人大常委會批準后施行。
在法規的審議中,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提出,便民疏導點作為“五大整治工程”的成果之一,對引導流動攤販集中經營、規范管理發揮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這種模式是臨時性的、過渡性的。隨著形勢的發展,將逐步消失。目前,便民疏導點的設立、經營以及管理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社會各界存在很多質疑的聲音。與會人員建議不將其列為法規的內容,而由市政府采取措施加強管理,這樣更靈活一些,也更穩妥一些。
當天會議還表決通過了《海口市人大常委會關于開展違法建筑整治工作的專題報告的審議意見》。記者從會上獲悉,海口市在依法、合理的基礎上繼續研究簡化審批手續、流程等措施,確實解決主城區內居(村)民私宅報建工作問題。
據介紹,在降低準入門檻上,市規劃部門在個人住宅用地方面規定,面積小于135平方米大于80平方米的用地,對城市景觀不造成破壞,對四周安全無影響的可以單獨報建;在退讓紅線方面規定,在滿足消防、交通及建筑功能等要求的前提下,和沿街景觀、土地性質不矛盾的情況下,可允許其在界線(用地紅線)處接建等。
同時,市規劃部門兩次對審批流程、審批環節等認真進行了梳理和優化,必備材料由8份減少為6份,取消了“項目環評意見”和“村(居)委會簽署的書面意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