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國際黃金現貨盤中最低價每盎司1196.40美元,3年來首度失守1200美元大關。近日來,高盛集團將2014年的金價預期從每盎司1270美元下調至1050美元。匯豐銀行、瑞士信貸、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銀行等機構也紛紛調低今明兩年的黃金平均價格預期。
一派唱空聲中,陸家嘴論壇第八場浦江夜話上演了一番“黃金激辯”——國際金價大跌由哪些因素導致?黃金大牛市會否宣告終結?中國離黃金定價權還有多遠?
暴跌隱藏“陰謀論”?
“近期的黃金下跌都是有策劃的,從過程看,是一場地地道道的貨幣戰爭。”針對近期國際黃金市場的大幅震蕩,中國黃金集團公司總經理孫兆學直言不諱。他將石油戰爭比喻為“地面戰爭”,而黃金的爭奪,則是美元在打壓歐元之后,對唯一可并列標的的“趁勝追擊”。他舉例說,“股神”沃倫·巴菲特曾對金價做出較低的預估,揚言“跌到800美元也不會買”,但實際卻通過投資黃金獲利。在他看來,金價波動背后,是美國在實際操縱。
對于“貨幣戰爭”之說,耶魯大學金融經濟學教授陳志武僅用了三個字形容:陰謀論。他強調,陰謀論最流行,但危害恰恰最大。“黃金沒有生產能力,不像土地,可以耕種、建筑、居住。貨幣資本的增值能力,黃金同樣欠缺。”他告訴記者,在中國、印度等國家,有黃金崇拜的文化因素,但單論投資價值,黃金遠不如一些基金,“哪怕買房子都能比投資黃金產生更長久的生產價值”。
南非標準銀行中國貴金屬部總經理王其博也亮出了自己的解讀:美聯儲退出量化寬松的表態和歐盟散布的塞浦路斯賣金謠言,導致市場預期波動,進而造成恐慌性的拋售。歐洲央行售金協議缺失,也是黃金暴跌的誘因之一。
黃金大牛市會否終結?
金價震蕩,投行看空,是否意味著黃金大牛市的終結?王其博給出了模棱兩可的答案:是,也不是。
在他看來,歐洲央行售金協議缺失,是黃金暴跌的誘因之一。美聯儲緩慢回收的流動性,也會影響金價走勢。由于近期的劇烈打擊,市場對金價的信心回落到谷底。再者,以中國為代表的投資者,在黃金投資上略顯謹慎。這些因素共同導致了黃金牛市初現衰落征兆。但王其博也強調,如果重視黃金的貨幣屬性,一旦大經濟體出現嚴重的經濟危機,金價將再度走出“長陽線”。
上海黃金交易所副總經理宋鈺勤認為,三條理由能支撐國內黃金交易廣闊的市場前景。首先,國內已有十年的黃金發展歷程,場內市場與場外市場各司其職,較為規范的市場格局已經形成。十年來,上海黃金交易所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黃金現貨交易所,今年4月的出庫量相當于紐約商品交易所去年全年的交割量。其次,中國黃金市場的發展基礎很好,超過25萬億元的儲蓄中,黃金已成為重要的投資去向。再者,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離不開黃金投資產品的推動。
中國離黃金定價權有多遠?
論壇上,主持人拋出“中國離黃金定價權有多遠”的問題,又引起一番爭論。上海期貨交易所理事長楊邁軍強調,黃金作為國際性的金融商品,主要的定價機制還是由歐美決定。孫兆學也坦言,就目前而言,中國談黃金定價權為時尚早。按現有統計,中國人均黃金占有量是4.5克,較24克的世界人均水平仍有不小差距。中國的金融體系還達不到與黃金融通、互動的狀態,獲得黃金定價權,必定是漸進的過程。
陳志武則質疑,黃金的定價權到底在誰手里,本身不是一個很重要的話題。“誰在乎黃金的定價權在哪里?沒有黃金活不下去嗎?黃金是戰略資源嗎?像糧食、油、土地甚至像衣服、手機那樣嗎?”他甚至表示,黃金連手機的重要性都達不到。“現在,你離開手機可能沒有辦法活了,但是現在你離了黃金就活不了嗎?沒有這回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