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財經訊:6月30日,博源基金會在北京舉辦了“中國未來的機遇與挑戰”暨博源基金會五周年學術論壇,論壇圍繞中國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以及關于現代國家經濟制度建設與改革的重大課題研究等廣泛關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搜狐財經對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博源基金會學術委員馬駿做了專訪。
以下是訪談實錄:
搜狐財經:最近發生的“錢荒”現象,你認為原因是什么?
馬駿:挺復雜的。其實央行在過去一個禮拜,他們已經不斷給出了一些具體的原因。我想一部分是基于一些季節性的因素,包括消費因素、包括存貸比考核因素等;還因為6月份初期銀行貸款過猛,再加上流動性管理方面的問題。很多人沒有預測到這些情況,而一旦出現“錢荒”,銀行會傾向于囤積,反而加劇了緊縮。
搜狐財經:李克強總理之前一直說“盤活存量”,怎么理解這個“盤活存量”?
馬駿:如果從經濟角度,那就是貨幣流動幅度下降的問題需要解決。很多人認為貨幣存量已經很大了,但是沒有轉起來。比如一年流轉2次,現在只能轉動1次,同樣的貨幣經濟就下降,這個情況下需要采取措施激活或者盤活來。我擔心如果“錢荒”鬧的比較厲害,貨幣流動性下降,“錢荒”繼續下去,銀行不愿意貸款出去,甚至不愿意中長期貸款,中長期內面對的流動性風險更尷尬。另外企業覺得銀行間可能存在的風險,今后同一個項目需要得到再融資的可能性下降,這種前提下對實體經濟需求會有所下降。我認為“錢荒”不能持續太久,如果持續太久的話,可能加劇貨幣流通速度的下降,從而使得激活貨幣存量會更加困難。
搜狐財經:“盤活存量”是不是說,市場的流動性已經足夠了,但是結構性仍然失衡,比如說實體經濟拿不到資金,而金融市場、資本市場卻存在著泡沫?
馬駿:是有些結構性因素,也有一些周期性的因素。比如民營企業想借錢,但經過很多資金倒手后,結果要么得不到錢或者資金成本太貴,這樣就只要很少資金進入實體經濟。這個需要比較長時間的結構性改革才能解決,比如搞中小金融機構,需要大規模的中小金融機構;另外資金雙軌制也導致了很多資金進入空轉,看起來資金總量很大,一次又一次被貸出去,其實是空轉量太大。這個地方要解決需要利率市場化的改革,這也不是能一步到位的,還需要兩三年時間來解決
此外,還有周期性的問題,貨幣不能太緊,太緊會導致貨幣存量減少,使得流動性減少。在整個周期性調整當中,我覺得要注意稍微放松一點,從而達到最后以比較少的貨幣增量提高經濟增長的效果。
搜狐財經:您怎么看地方政府債務的狀況?是否存在債務危機?
馬駿:事實上,地方債很多問題都是財政的問題,以后通過財政改革可以逐步解決。然而地方債不斷出現周期性的現象,怎么避免周期性的反復呢?我專門講過地方債問題,目前地方融資需求每年大概需要5萬億,陽光融資只解決一萬億左右,剩下的4萬億這么大缺口怎么補?過去看到的,地方政府融資基本都是通過不規范的融資渠道,比如一開始可以向銀行借錢,過一段時間銀監會不準有增量了,那它只能從信托、理財產品方面搞錢,搞出很多花樣,各種各樣不規范的融資渠道,產生了巨大的金融風險。而這些是無法事前預知的,金融風險只有快要出事時才能感覺到。
我們建議今后逐步發展地方融資債為主體的透明渠道,逐步解決地方帶來的系統性風險的結構性問題。
搜狐財經:您認為目前國企改革的關鍵是什么?
馬駿:國企改革太復雜,存在著一個意識形態的爭論,包括社會主義國家是不是要有很大比例的國企?包括國企是不是宏觀調控工具?國企是不是一定在戰略層面占有主要的地位?但我覺得有幾個可以突破的地方:
第一,讓國企提高向公眾分配利潤,現在分配的不到1%。雖然在2012年進入國有企業有1500億進入到公共事業,但是絕大部分返回到了國有企業,投入公眾的凈額只有其利潤的1%,其他國家基本上是分配給公共事業的比例大概在20—30%之間,要讓國有企業發展成果為全民分享到。
第二,把一部分國有資產劃撥給社保。養老金今后會面臨巨大的缺口,需要國有資本和其他改革措施解決。
第三,放開行業準入,很多領域國企應該允許民間資本進入。
搜狐財經:養老金缺口那么大,是不是說社保制度本身存在著缺陷?
馬駿:社保制度當然有很多問題。不同制度安排各有各的難題。有的國家搞純粹個人賬戶,模式很多,但基本的結論是:現付現支的模式很難持續下去。中國也面臨這樣的情況,養老金賬戶面臨很大的缺口,如果要維持現在規模的話,肯定做兩個改革:
第一,提高退休年齡,把握相當一部分資產到統籌賬戶彌補缺口,另外應該考慮怎么調整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之間相對的比例,把統籌賬戶做大一點,個人賬戶縮小一點。因為統籌賬戶是需要國家買單的,同時要把個人賬戶和商業性養老保險做大,這需要很多其他方面的改革。比如是不是要盡快推出社保稅收優惠政策等等。
搜狐財經:近日,央行說要擇機推出存款保險制度,這是否是放開存貸款利率限制的前提條件,為利率市場化護航?
馬駿:存款保險制度并不絕對是利率市場化的前提條件,很多國家利率市場化過程中沒有存款保險體制,有的國家是很多年以后才有存款保險體制。即使沒有利率市場化情況下也是需要這樣的制度的,一旦出現恐慌,要穩定市場和老百姓對金融體系信心,就要對某些中小機構遭受沖擊給以保護,同時保障儲戶的權益。所以不只是為了利率市場化目的而推出存款保險制度的。
搜狐財經:謝謝。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