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6月30日電 (記者石巖)進入6月份以來,中國接連發生數起留守兒童溺亡事故,引發輿論強烈反響。此間媒體呼吁,應加大對包括留守兒童在內的農村留守群體的關注力度,給后者以更大的力所能及的幫助。
6月16日,河南省南陽市宛城區瓦店鎮4名孩子溺亡;6月18日,河南省信陽市魏崗鄉3名孩子溺亡;6月22日,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扎蘭屯市5名孩子溺亡;6月26日,南昌市紅谷灘新區文青村3個同胞兄妹在村口池塘溺水身亡……
“留守兒童的溺亡,是家庭之痛,也是全社會之痛。”中國網公益中國頻道主編吳仕鵬30日在此間說,“而類似于貴州5個堂兄弟死于垃圾桶等留守兒童的其它安全事故、留守兒童犯罪、留守兒童遭性侵等同樣廣泛存在”。
所謂的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農村生活、學習的孩子們。全國婦聯日前發布的《全國農村留守兒童、城鄉留守兒童狀況研究報告》顯示,全國農村留守兒童有6102.55萬人,占農村兒童的37.7%。
《研究報告》指出,留守兒童由于與父母長期分離,親情缺失,家庭教育弱化,留守兒童的生活質量、生理和心理健康狀況、成長環境均劣于受父母監護的兒童。
值得注意的是,在兒童溺亡事故中,城鄉差異明顯,城市是17%,農村為83%,農村溺亡兒童數量是城市的近5倍。
“給留守兒童營造一個健康安全的生活環境,不僅是政府和社會的職責所在,也是對進城務工農民的一種關懷。”吳仕鵬呼吁。
有鑒于此,由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公益中國愛心聯盟、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等單位聯合主辦,中國網公益中國頻道承辦的“公益中國、大愛無言——關注農村留守群體”公益活動30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啟動。
主辦方介紹,該項公益活動不僅針對留守兒童,也針對留守老人、留守婦女、留守教師等農村留守群體。
據統計,伴隨著中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目前有超過2.6億的農村青壯年流入城市,由此而產生的4000多萬農村留守老人、近5000萬農村留守婦女以及數十萬的農村留守教師已成為中國社會轉型期一個獨特現象,這些留守群體在生活、出行、健康、心里、安全等方面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問題和障礙。
吳仕鵬介紹,除了社會的貼心關懷之外,主辦方還希望通過活動了解中國城鎮化進程中的農村留守群體在情感、健康、生活等方面的現狀,促進建立“農村留守群體關愛機構”,呼吁家庭、社會和政府共同關注農村留守群體,共同努力形成聯動機制,研究并提出應對政策。
據悉,為了通過多種渠道引導社會各界對農村留守群體的關注和重視,該項活動將于2013年7月全面啟動。將邀請慈善企業家、社會愛心人士等,定向援助十個省份100個縣的10000名留守人員,每人援助1000元的愛心大禮包;同期在當地舉行有關農村留守群體健康、教育、尊老愛幼、安全防護等方面的知識講座,促進樹立愛家庭、愛社會的良好意識,以實際行動傳遞愛心、激發孝心,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當日的活動現場,專程從東北趕來參加活動的慈善家李琳攜手慈善家唐嘉成率先捐贈100萬元的愛心大禮包支持該項公益活動的啟動。(完)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