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聯社和拉美媒體4日報道,位于秘魯首都利馬附近考古遺址內有一座至少有4000年歷史的金字塔。日前,當地兩家房地產開發商為了尋找鋪路碎石,竟然出動重型機械將這座高達6米的歷史文物夷為平地。秘魯考古學家痛心地指出,此次事件的責任方對古代遺跡造成了無法挽回的破壞,損失不可估量。目前,秘魯政府已對兩家房地產公司正式提出法律訴訟和經濟處罰。
四千年文物遭毀
據報道,這座慘遭鏟平的金字塔位于秘魯首都利馬北部數公里的圣馬丁普利斯鎮,是“帕拉伊索”考古遺址的12座占地64公頃以上的金字塔之一,可追溯至先陶文化晚期(公元前3500年-前1800年),迄今至少已有4000年的歷史。考古記錄顯示,該地區附近曾經居住著1500-3000名居民,當年他們利用10萬多噸的巖石建構了這座高達6米、面積為2500平方米的金字塔。據秘魯文化遺產部介紹,早在哥倫布在南美洲發現印加文明之前,這個地方就已經成為當時重要的宗教和行政中心。
秘魯文化遺產部副部長拉斐爾·倫稱,這一價值無法估量的文化古跡已于6月29日慘遭毀壞。當地兩家房地產開發公司派出建筑工人,動用挖掘機、推土機等重型機械,對這座歷史文物進行了“野蠻拆遷”。
為了清理現場毀滅證據,在毀壞這座金字塔之后,建筑商又將毀掉的廢墟放火燒掉。當他們試圖毀掉其他3座金字塔時,被旁觀者及時制止,隨后四下逃散。
圣馬丁普利斯鎮鎮長坦內羅稱,被搗毀的金字塔碎石和廢墟現在被堆放在附近無人看守的農田里,事件曝光后,秘魯內政部已派警方對這片遺址進行保護。
無法挽回的破壞
馬爾科·倫是埃爾·拉伊索是考古遺址發掘項目的負責人。他向媒體痛心地表示,夷平金字塔“對秘魯歷史造成了無法挽回的破壞”。“我們將無從得知這座金字塔是如何建造的,使用了哪些材料,那個時代人們是如何生活的。”
目前,秘魯政府已對兩家涉嫌違法的房產地開發公司提出法律訴訟,并處以132萬美元(約合人民幣810萬元)的罰款,同時沒收機械設備。
雖然政府已作出了處罰決定,但不少秘魯網民對政府的工作并不領情,認為政府沒有盡到職責,只會說空話。
據悉,“帕拉伊索”考古遺址位于秘魯首都利馬以北的沿海地區,是利馬最大和最古老的考古遺址,其中包括12座金字塔,于1965年被法國考古學家弗德里克·格爾發現。遺址中的建筑物廢墟為考古學家研究前印加文化和建筑技術提供了寶貴資料,2002年,這一考古遺址被宣布為秘魯國家文化遺產。為了重現它的價值,秘魯當局于2012年12月開始對遺址進行大規模修復工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