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7月15日電(魏苓)“個別島嶼的主權爭端問題,不是兩國關系的全部。”中國東盟商務專家許寧寧15日接受中新社專訪時認為,南海爭端不會影響中國和菲律賓之間的經貿合作。
自2012年中菲發生黃巖島爭端以來,中國各界對主權爭端是否會延伸至經貿領域表示了不同程度的擔憂。今年是中國和東盟建立戰略伙伴關系十周年,有媒體評論稱,在未來十年中,中國和東盟在面臨很多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主權爭議等帶來的諸多挑戰。
對此,作為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主管中方秘書處的常務副秘書長許寧寧表現樂觀。他用一個細節來說明:今年4月中旬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舉行的中菲商務論壇上,原定200人參會,最后竟增加了200個座位。“菲律賓企業對于發展和中國經貿合作關系的積極性非常高。”
事實上,中菲之間的貿易數據顯示,兩國經貿往來至今并未受明顯影響。以2012年的數據為例,中菲雙邊貿易額為363.7億美元,同比增長12.8%,高于中國當年對外貿易6.2%的平均增速。
許寧寧還表示,南海部分島嶼的主權爭端只是中國和個別國家的問題,不是中國和東盟之間的問題,中國和東盟有長久的合作歷史,今后繼續深化合作是雙方交往的主旋律。
他介紹說,今年9月的中國-東盟外長特別會議將專門討論進一步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積極推動簽署《南海各方行為準則》。在“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原則下,中國和東盟的戰略伙伴關系將進入更快的發展階段。
然而,部分中國企業在積極“走向東南亞”的過程中也遭遇了一些“不公平待遇”。2011年9月,由中國投資的密松水電站因種種原因被緬甸政府喊停,項目一直擱置至今;2012年11月,由中國投資的中緬萊比塘銅礦也遭遇當地居民抗議被迫暫時停工。
對此,許寧寧為在東盟國家投資的中國企業支了三招:首先是做好科研,分析好各方的情況和變化;其次,處理好與當地政府、民眾和媒體的關系;最后,積極履行社會責任。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