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7月22日消息(記者 謝大強 特約記者 吳彭保 沈名勇 實習生 姜文)一邊是旖旎醉人的“田園詩”,一邊是大煞風景的“垃圾山”,這種“強烈對比”在秀英農村、圩鎮將逐步絕跡。強大的自信源自秀英區委區政府對自身執行力自我檢驗的勇氣與轄區36萬人民對美好生活環境的強烈欲望。
破題:找準踐行群眾路線與統籌城鄉發展的切入點
“如果連住的地方的‘臟、亂、差’都抓不好,還提什么小康社會?還提什么為民辦實事?”,來自群眾中的聲音,引起了秀英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秀英區立即把農村地區環境衛生綜合整治作為對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一次提前實踐與自我檢驗、作為統籌城鄉發展的一個重要的切入點,迅速啟動了為期18個月的“美麗鄉村、潔凈家園”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活動,發動全區黨員干部深入農村一線,攜手36萬人民共同治理墟鎮“臟亂差”和農村“垃圾圍村、圍田、圍路、圍水、圍景區”等頑癥,消除建筑亂建、糞土亂放、垃圾亂倒等“十亂”;硬化、綠化、美化、凈化、亮化等“五化”;進一步推動公共服務向基層深度延伸,精心建設美麗秀英、美麗鄉村、美麗家園。
實踐:農村垃圾處理創新
清晨,秀英區石山鎮美貫村,平均年齡超過八旬的“阿婆保潔隊”又開始新一天的環境衛生義務打掃。
走進這個文明生態村,硬化的村道、文化廣場、村民休閑點等公共場所,以及村民房前屋后都打掃得非常干凈。村長王士博介紹,村民都自覺養成了愛護環境衛生的良好習慣,每戶產生的垃圾都會扔到村中的垃圾集中堆放點,鎮里會不定期派出一輛小貨車將這些垃圾轉運走。
石山鎮“戶集、村收、鎮運”的農村垃圾處理模式,將在秀英區“美麗鄉村 潔凈家園”環境衛生綜合整治中得到大力推廣,并進階為“戶集、村收、鎮運、區處理”模式。
戶集,即采取由居委會或村委會按10—15戶設置1個定點收集垃圾桶,將生活垃圾統一收集到就近垃圾桶或垃圾收集點;村收,即按每500名人口配一名保潔員,每個行政村設置至少1個鄉村生活垃圾收集點,由保潔員負責日常保潔清掃工作,并將定點垃圾桶收集的垃圾運到村級垃圾收集點;鎮運,即各鎮負責將村收集的垃圾運輸到垃圾中轉站或臨時垃圾中轉點;區處理,即區協調進行無害化處理。
結合:與文明生態村創建等工作結合推動
上半年,秀英區投入資金325.1萬元,發動群眾投工投勞6596多個,文明生態村創建總數達到229個,占全區自然村總數71.8%。以“魅力秀英”鄉村游為主題對火山口公園周邊16個文明生態村片區進行鄉村旅游發展總體策劃,推動文明生態村向文化旅游名村轉化。啟動800戶危房改造工作,完成2500戶改廁農戶指標安排,完成農村安全飲水工程5宗,投入223.5萬元實施業里村道路硬化改造等4個“一事一議”建設項目。秀英區“整潔工程”和“清潔工程”在全市四個區中綜合排名第一。
下半年,秀英區將把“美麗鄉村 潔凈家園”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活動,與創衛、文明生態村創建等工作緊密結合推動,依托海口魁星觀光園、海口萬畝蔬菜基地和火山休閑農莊等,打造休閑旅游度假點和綠色生態新農村。打造綠色農業觀光休閑長廊,發展富有羊山特色的農家樂、家庭旅館和古村落鄉村旅游。充分發揮各職能部門的工作優勢,進一步清除鎮墟、鄉村、水邊、路邊、景區等存在的“臟、亂、差”問題。
保證:黨員干部沉下去 人民群眾站出來
黨員干部能否沉下去、人民群眾能否站出來,決定整治農村“臟亂差”、建設“美麗鄉村、潔凈家園”的成敗。秀英區要求,全區領導機關、領導班子、黨員干部、新當選的村級“兩委”干部要把開展好整治工作作為黨的群眾教育實踐活動的一次提前實踐和自我檢驗,深入農村一線、密切聯系群眾,解決好群眾反映強烈的“臟亂差”問題,深刻檢驗自身的執行力、群眾工作能力、為群眾謀利益的能力。
秀英區明確,各鎮、街道、職能部門、村級組織作為整治活動的責任主體和組織實施主體,各單位包括村級組織“一把手”作為第一責任人,親自謀劃、部署、協調。
“我已經列出自己的工作計劃,包括到掛點村走訪農戶調研,和基層干部座談,實地察看,還要和群眾一起同吃同住同勞動。”石山鎮鎮長吳升嬌說。
“每一位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都要以身作則,與群眾同甘共苦、共建美麗家園,決不允許搞形式、走過場,損害黨和政府在群眾中的形象!”秀英區主要負責人強調。
19日下午,秀英區召開了“美麗鄉村 潔凈家園”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動員大會,決定從現在起至2014年12月底,用時18個月,在全區開展鄉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活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