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猥褻女生”造謠網帖險些把我逼上了絕路
教師吳永勝講述自己在謠言重壓下的絕望和掙扎
在近期幾起教師猥褻女生案被廣泛報道、引起社會高度關注的同時,上周,有一起特殊的教師名譽侵權案在市中級法院二審開庭。
它的不同之處在于,被網帖傳“猥褻多名高三女生”的深圳第二高級中學教師為力證自己的清白,狀告發帖網站誹謗,并獲得一審勝訴。
昨日,當事教師吳永勝接受了本報獨家采訪。他說,自己嘗到了一把被網帖“殺死”的滋味,嘗到一個普通人想“自證清白”的無力感,也感受到了網絡舉報這把“雙刃劍”的另一面。
此事源于去年8月。網絡上一則《深圳第二高級中學老師吳XX猥褻多名高三女生》的帖子,被傳得沸沸揚揚。
去年8月3日,被指“猥褻”的涉事教師吳永勝,在網易新聞論壇發表《對誣蔑、誹謗的鄭重聲明》,表示已向公安機關報案。
吳永勝聲明稱,“去年三月份,本人受朋友之托,為其朋友的外校孩子輔導功課,但從始至終本人未收取任何費用,純屬幫忙。高考之后,該女生多次給本人打電話、發短信,糾纏不休。后來其家長到學校尋釁生事、蠻橫無理。經民警調查、取證,證實其言不實。本人有人證、物證、書證,證明本人清白。此事坦坦蕩蕩,經得起調查,無須隱晦。”
后吳永勝將涉事網站告上法庭,要求其承擔名譽侵權責任,并獲一審勝訴。
>>對話吳永勝
當今年34歲的吳永勝背著背包、穿著T恤衫、波鞋出現在我面前時,第一感覺是,他長得很普通,有點黑、中等個子;他既不是高富帥,也不是想象中斯文白凈的教書先生。
作為一名年輕的歷史老師,他很有活力,談話中歷史典故信手拈來,生動有趣。但說到從那個網帖發出到現在將近一年里,他所經歷的種種,吳永勝的情緒就突然變得非常激動,甚至幾近崩潰。
“網帖幾乎將我逼上絕路”
晶報:作為一名教師,去年你被一個網帖稱“猥褻多名女生”,當時引起很大震動。在這一年里,這個網帖對你個人的影響和壓力怎樣?
吳永勝:用我個人說法來講,說得嚴重一點,這個事情其實是“故意殺人”。
原文網絡還能找到。這個帖子根本經不起證據、時間的檢驗。因為帖子里說了那么多被害人,時間一過去,沒人舉報,自然就是假的。其實只要警方介入調查,也能馬上知道是假的。
發帖人也知道這個帖子的內容很快就會被澄清,所以他把標題和內容寫得非常地吸引眼球。第一是指名道姓針對老師,甚至是針對這個職業;第二是猥褻、女生。這三個詞很抓眼球。用這些刺眼的字眼,煽動不明真相的公眾,在事實澄清前迅速置人于死地,就是“用輿論殺人”。
發帖時正好是在暑假,我已回老家。這個帖子最先被教育局發現后,立即通知學校校長,后來學校又找到我調查。
當時我幾乎被逼上了絕路。一邊是巨大的輿論壓力,另一邊就是我明知道發帖的人是誰,但我拿他沒辦法。
當時什么感覺呢?我以前不理解人為什么要自殺,當時我終于理解了。我當時真的這樣想:如果我死了,比如我從深圳市民中心樓上跳下來,會不會到了這種地步,才會有人出面來查清這個事情?
不實的網絡輿論,就真的可以把這個人逼到這種程度。還好我上有老、下有小,我沒自殺。但是你想我是一個男的,如果是一個女的受到這種污蔑的話,她會不會自殺?
“我沒有能力來自證清白”
晶報:我注意到這個案件您沒有起訴發帖人,只起訴了網站。當時您報了案,為何沒有找到發帖人?這意味著直到現在,您也沒有真正法律意義上的證據,來證明自己是清白的。
吳永勝:帖子發出之后我去報警,我天天去派出所。但民警說了,這個不構成刑事案件,他們無法介入。
而你要抓到發帖的這個人,第一要知道他的IP地址,這毫無疑問要通過電信部門。就算找到了這個IP地址,找到了這臺電腦,你怎么知道誰用這臺電腦發的?電腦的所有人完全可以否認,這也需要警方介入。
即使我請私人偵探找到這個人,那樣也是用非法取證的手段,是不能作為證據放在法庭上的。
我一個普通老師,無權無勢無錢,我能做什么來證明自己的清白呢?很多事我完全做不到。確實直到現在,我也拿不出法律意義上的證據來證明自己是清白的。
我只能發表聲明,把發帖網頁做公證、請律師,起訴發帖的網站。在我一審勝訴以后,學校把法院的判決書貼了出來,這是我唯一的“證據”。
揭穿謠言,一是事實,二是時間。一年過去了,沒有任何“被猥褻的受害者”向警方報案或出來舉報我,我覺得時間就可以證明我是清白的。如果我做了這事,我還能在學校教書嗎?我不僅會被解雇,而且還早就被抓進去了。
“這件事對我的影響至今仍很大”
晶報:在法庭上,我注意到您的律師多次提到,名譽是一個教師的生命,起訴不是為了討賠償,主要目的是要澄清。這個帖子現在對您的影響還很大嗎?
吳永勝:我經過了很大的絕望和掙扎,輿論的壓力,讓我在那段日子過得生不如死。
名譽,可以說是一個老師的生命。這件事對我的影響很大的,我本來有大好前途,現在肯定什么都沒有。
先說在單位里,所有的評優、評先都沒有了,也就是說,基本上前途就了斷了。很簡單,我這個事給學校造成了很大麻煩。
現在即使我想去考研、考博都沒可能了,你一走人家就會說:如果真是清白的,你干嘛要走?
不僅如此,這事對我家庭的影響也很大。家里人一開始不理解,也和我鬧,后來慢慢轉為支持我了。現在我有了自己的孩子,我更要堅強些。
我能撐下來,多虧有學生的支持、學校領導和同事的信任。當時我教的150名學生全給我發了短信,對我表示支持。那一年的學生對老師的測評,我們年級有63個老師,我綜合評價排名第四。
“我是網絡實名制的支持者”
晶報:互聯網監督,確實在近年發揮了一些很有力的作用,特別是網絡反腐;但另一方面,網絡舉報隨意性比較大,容易出現誣告和誹謗現象,也引起了社會注意。經歷過這件事,您怎么看網絡舉報?
吳永勝:后來我仔細研究了一下,那個說我猥褻女生的帖子,可能是對方雇傭了專門的網絡寫手。比如帖子里近四十條的回復,發在幾大網站下面的跟帖的內容是一樣的,順序都是一樣的,間隔有個只有幾秒,還是以當事人的口吻回帖的。這需要事先在不同網站提前注冊幾十個賬號,然后一哄而上頂起帖子。顯然,普通網友不會這么做的。
現在的不少網站,并沒有盡到審查的義務。對一些涉及個人的、有明顯侮辱、誹謗性字眼的帖子,沒有及時刪除。有的網站為了賺取點擊率,還故意放任這些帖子的存在。
經過這件事,我變成了網絡實名制的支持者。有人會說,現在很多網絡反腐、揭黑,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啊,網絡實名制不是給別人打擊報復舉報者的機會嗎?
可是我們要看到這樣的現實:如果網絡揭露貪官和公權腐敗,掌握公權者要追查和報復發帖人,那簡直易如反掌,是否匿名已經并不重要。
而針對個人的言論,如果你是實名、有理有據,對方報復你不是顯得自己心虛了嗎?而且在中國司法現狀下,作為普通公民,即使如我這種情況,明知對方是誰,卻也無能為力。
所以,這個網絡實名制其實是保護像我一樣每一個普通人,特別是現在互聯網的立法很不完善的情況下。否則,這種災難隨時可能降臨在每一個人身上,花幾萬塊錢找個寫手,就可以把一個人毀掉。
“希望公眾不要對老師存在誤解”
晶報:我們看到,媒體上最近確實頻頻出現教師猥褻女生的案件報道,引起了很大公憤。作為一名教師,您怎么看待這種現象?您覺得師生之間的交往,該掌握怎樣的分寸、該如何保護自己?
吳永勝:確實,最近出了不少關于教師的負面新聞。教師隊伍也許存在害群之馬,但這個數量是極少的,希望社會對我們教師這個行業不要存在誤解。
其實,絕大部分教師對名譽都非常非常看重,可以說是如同生命一樣。教師的生活圈子也是相對單純的,接觸的大多是教師、學生。一個社會關系復雜的教師,是守不住心靈那份寧靜的。
可以說,現在社會存在誠信、道德缺失的現狀,包括政府公信力都越來越低下。在這種情況下,人們越是希望有個道德的榜樣。而“為人師表”這個符號深入中國人的文化、心理和觀念中。所以越是道德敗壞,大家對教師這一職業就越期待;越是期待,教師這個職業如果有一點的瑕疵大家就很敏感。
沒錯,作為一個老師要注意和學生保持距離。但是這個很難把握,特別是老師跟學生關系很好的時候。我是全年級辦公室學生找我問問題最多的老師,我該怎么和學生保持距離呢,也不能不讓他們來找我吧?
但是通過這個事情,我覺得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要懂一點法律知識,這個非常重要。法律可以保護自己,也可以保護別人。我現在還想去報考司法考試,因為我覺得法律是非常有用的東西。
這種災難隨時可能降臨在每一個人身上,花幾萬塊錢找個“網絡”寫手,就可以把一個人毀掉。”
——吳永勝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