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走完上市流程的中國郵政速遞物流(以下簡稱“中郵速遞”)坐等IPO開閘。根據中國證監會最新發布的公開信息,中郵速遞再次通過發審會。這意味著,“特事特辦”的中郵速遞已重回上市序列。當IPO重新開放之時,只待中國證監會一紙批文,中郵速遞就將成為國內快遞業的第一股。
此前有消息稱,中郵速遞或因存在重組改制方案帶來關聯交易隱患、四子公司未經審計納入2011年報等問題被“中止審查”。
不過昨日,北京商報記者在中國證監會官網定期發布的《發行監管部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審核工作流程及申報企業情況》文件中看到,中郵速遞的備注選項已變更為“已通過發審會”。
早在去年5月,中郵速遞IPO就已經過會。根據招股書申報稿的信息,中郵速遞擬發行不超過40億股,計劃融資99.7億元,發行后股本不超過120億股。由于中郵速遞設立時間未滿三年,按規定不具有IPO資格,其“破格”系國務院特批。為了給上市造勢,去年10月,中郵速遞首度放低身段在部分省市降價六成加入到價格戰中。此后,中郵速遞又整合原有E郵寶、中郵快貨等經濟型產品進軍經濟快遞領域。
不過,據業內人士透露,盡管已經造勢數月,但中郵速遞“低價換市場”的策略并未給企業帶來太大變化。業內專家認為,中郵速遞在新的市場環境下,放下身段重新定義市場,降價、推出經濟型快遞本身是一種進步,但與“四通一達”等民營快遞相比,中郵速遞經濟型產品的影響力仍有限。
盡管成為快遞業第一股的勢頭已經不可逆轉,但中郵速遞如今面臨的市場環境比去年更為險惡。業界認為,由于國內、國際市場腹背受敵,留給中郵速遞重整雄風的時間已然不多。
目前,國際快遞巨頭FedEx、UPS已獲得國內快遞經營牌照,并悄然擴大經營范圍,開始在中國新一輪的“攻城略地”。這意味著,中郵速遞將在國內、國際快件市場將與企業規模和管理水平更高的國際巨頭短兵相接。
與此同時,民營快遞同行也在挖空心思與效率低、服務差、暴力分揀等惡劣印象說再見,試圖從給淘寶、天貓跑腿的形象,轉變成像順豐速運一樣的優質品牌。近期,圓通速遞趁機在航運、信息系統等方面發力,逐漸拉近與順豐速運的距離。申通、韻達快遞則在大力推行規范化、標準化,搶占市場份額的同時發力服務。
業內一致認為,中郵速遞一旦成功上市將打開國內快遞企業上市融資的閘門。目前,圓通速運正積極籌劃上市,謀求成為民營快遞第一股。宅急送等多家快遞企業也有上市規劃。不過,上述企業無論是在經營業績、市場發展環境,還是商業模式上都與上市要求“差一截”。快遞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認為,2015年前后,隨著市場環境容量的擴大,法制環境進一步完善,快遞行業屆時將很可能出現“上市潮”。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