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24日電據農業部網站消息,7月24日,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在遼寧省沈陽市召開北方重大病蟲防控現場會。會議提出,今年秋糧作物病蟲害防控要根據病蟲害發生形勢和危害情況,突出重點、分區推進,分類指導、科學防控,抓住重點區域、主要作物、重大病蟲、關鍵環節,堅決打贏秋糧作物“重大病蟲防控三大攻堅戰”。
三大攻堅戰即東北、華北以粘蟲、稻瘟病防控為重點的攻堅戰,西北以防控馬鈴薯晚疫病為重點的攻堅戰,南方以防控“兩遷”害蟲為重點的攻堅戰,最大限度減少產量損失,實現“蟲口奪糧”、確保秋糧豐收的目標。
會議指出,入汛以來北方大部降水偏多,秋糧作物重大病蟲發生重于上年和常年。其中,玉米粘蟲在東北、華北、黃淮發生基數大,預計8月上、中旬將進入危害高峰期,部分地區有暴發風險;玉米螟在東北、華北將偏重發生;稻瘟病見病早、擴散快、菌源充足,如破口抽穗期遇陰雨天氣,東北及南方丘陵稻區穗頸瘟存在較大范圍流行可能;華北、西北馬鈴薯晚疫病可能加重流行;南方稻區“兩遷”害蟲將偏重至大發生,對秋糧生產安全危害不可低估。
會議要求,各級農業植保部門要更加深入、更加扎實、更加有效地開展防病治蟲工作,為奪取秋糧豐收贏得主動。一要落實防控責任,切實做到“守土有責”。繼續堅持“政府主導、屬地責任、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努力爭取把病蟲防控上升為政府行為,確保把病蟲防控各項措施落到實處。二要強化監測預警,切實做到“三個”加密加力。即監測調查上,看好燈、守好田,做到底數清、情況明;信息報告上,嚴格執行定期報告制度和重大災情及時報告制度;信息發布上,大力推進電視預報,使防控技術讓農民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三要搞好技術指導,切實做到科學防控。稻瘟病、馬鈴薯晚疫病防控要把握最佳時期,突出破口抽穗和花期預防措施;玉米粘蟲防控要突出“查”字和“統”字,明確發生和集中危害區域,強化統一防治措施;要大力推行燈光誘殺、性誘劑誘殺、生物防治等綠色防控技術,優先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品種,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保護生態環境;尤其要指導農民選擇早晚進行防控作業,搞好施藥防護,防止農藥中毒事故。四要推進統防統治,切實提高防控效果。充分發揮專業化防治組織的作用,大力推廣自走式、擔架式、飛防作業等高效施藥機械,注重綠色防控技術與統防統治、高產創建等有機集合,努力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切實提高防控效果、效率和效益。
會議強調,8月份是北方地區秋糧作物產量形成的重要時期,也是病蟲防控關鍵階段。時間緊迫、任務艱巨,各級農業植保部門要充分認識做好病蟲防控對確保秋糧豐收的極端重要性,增強責任感、緊迫感,克服樂觀松懈的思想,避免盲目樂觀的情緒,立足抗災奪豐收,切實做到思想認識到位、責任落實到位、措施落實到位,力促糧食生產“十連豐”。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