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南進入主汛期后,降雨逐漸增多,7月28日10時,海南省氣象局宣布啟動全省暴雨Ⅳ級應急響應。海南現有危橋現狀如何?能否經受起汛期降雨的考驗?記者赴海口、陵水、儋州等地調查發現,仍有大量危橋沒有改造。
儋州長坡鎮長坡橋
懸!水底抽沙主橋墩被掏空
7月25日,記者趕到儋州長坡鎮,第一眼看到長坡橋的感覺是:這座橋挺安全!從外表上看,白色且完整的橋欄桿,平整的橋面,讓整個橋梁看上去顯得十分牢固。然而,真實的情況是,這是一座四類橋危橋,本身結構已經存在重大安全隱患。
海南省公路管理局儋州公路分局機械材料股股長李斌帶領記者來到了橋下,看該橋的橋墩,“橋墩下面已經掏空了!有一個橋墩還出現了裂縫。”
今年3月,枯水期,下游的一個采沙場開始采沙,將上游大量泥沙帶了下去,橋墩下原來淤積的泥沙也漸漸“溜走”。”李斌指著橋墩下空空的位置,擔心不已,“下面的橋墩一出問題,整個橋就都塌了。如果沒有采沙場,水位不退,誰都發現不了這個隱患。”直到現在李斌都感到害怕:“不知道下面的基礎到底沖刷成什么樣了。”
下個月初這座橋將拆除重建。李斌說:“只有拆除了,我的心才能放下來!”
儋州白馬井南王橋
險!超載車開過軋出一個洞
南王橋是白沙到洋浦的必經道路。橋梁附近有一個生豬屠宰廠和一個混凝土攪拌廠。運輸車輛來往頻繁。
2012年5月21日早上8點,一輛超限車如往常一樣通過南王橋。就在行駛到橋頂的時候,突然傳來一聲響動,橋面上3塊“微彎板”瞬間被壓凹了下去。回想當時,李斌還是后怕:“要是壓壞的是橋拱,那整個橋就塌下去了!”
橋梁檢測報告顯示,該橋各部分構件病害嚴重,嚴重影響行車安全。經過簡單維修后,養護人員對橋梁進行了“交通管制”。直到今年6月10日,該橋才被拆除,并在原橋基礎上建新橋。
陵水南平橋
破!開車通過稍快橋會“抖”
位于陵水南平農場的南平橋,建于1976年。如今37歲的她,已經“老態龍鐘”。2011年5月的定期“體檢”中,她的身體狀況被評定為“三類”,2013年4月,她的身體狀況已經下降為“四類”,橋體的上部結構被評定為“危險”。
7月24日,記者站在南平橋上看到,兩個巨大的交通管制石墩立在橋頭,限寬2.2米,限載10噸。橋旁好幾處的欄桿已經斷裂。橋面凹凸不平,摩托車在上面行駛顛簸,偶爾一些小車經過,如果速度快了,甚至還能感覺到橋梁的顫抖。
這座橋連接著南平農場、祖關鎮和群英鄉,是附近的主要交通要道。
“里面還有幾個龍眼、荔枝、橡膠生產基地,每年到了收獲季節,由于這里不能通過,每次都得繞道走。”南平農場土地科李科長告訴記者,“不僅增加了運輸成本,也給生活造成了不便。”
目前,這座危橋仍在使用。新的橋梁要到八月初才開建。這段時間里,有關工作人員唯一想法就是“別出事”。
海口大致坡鎮西貫橋
裂!石橋拱圈開裂已“禁行”
海口市大致坡鎮道門村到咸來的西貫橋建于1978年,是一座典型的農村小型石拱橋,長度僅24米。由于年久失修,這座橋的拱圈已經開裂,“這就意味著隨時可能倒塌。”海口市第二地方公路管理站副站長張毅告訴記者,為了防止橋梁出現事故,他們在橋頭立了一塊“禁止通行”的標志。張毅說,像這樣的危橋,可能一輛載重車過去就塌了。由于缺乏對橋梁安全的認識,當地的村民對要“繞道”,還是有些無法理解。
據不完全統計,海口市農村公路存在這樣的危橋約25座。西貫橋是今年唯一列入改造的橋梁。
現狀: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橋梁部分已進入“老年期”
“橋和人一樣,也有壽命,也會生病!”海南省公路管理局工程科科長李忠堅給記者打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如果橋梁出現了結構性問題,被評定為四類橋或者五類橋,也就是通常意義上稱的危橋,這就算是癌癥了,必須拆除重建。”而建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橋梁,部分已經進入“老年期”,很多都是“重病纏身”。
據了解,目前全省共有橋梁5397座,省公路管理局負責國道、省道以及重要的縣道,分管橋梁2685座。在今年排查過程中發現,還有未改造危橋79座。這79座橋,其中16座大中橋,63座小橋。這些橋,大多興建于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很多已不適合現在的道路承載標準了!”
此外,根據今年4月對海南全省危橋的排查統計,目前全省農村公路四、五類危橋數量超過400座,重病纏身是他們的共同點。
迫在眉睫
近年來,海南人流物流量激增,橋梁道路設施容量日顯滯后。盡管2010年強降雨后,海南推進了危橋改造項目,但三年過去依然推進緩慢,資金缺口是最大屏障。此外,橋梁日常管養水平的落后,也嚴重影響著危橋的安全。 “危橋的改造是任重道遠的事情。”消滅危橋,依然是一場持久的戰斗。而危橋,也如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大家頭頂,可能說不定哪天會掉下來!
陵水南平橋欄桿都不完整 資金不足制約危橋改造
危橋就像一顆不定時炸彈。然而資金的問題,卻成了危橋改造最重要的瓶頸。
海南省公路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幾年交通運輸部對海南給予了很大的支持,再加上地方的配套資金,目前國省道的危橋正根據輕重緩急的原則,分類分步驟,逐步改造。
而對于農村小型橋梁,資金來源主要依靠當地政府。由于資金不充足,這就導致了危橋的改造步伐緩慢!海口市交通運輸和港航管理局副局長王永輝說,對于農村危橋的改造,道路管理養護部門自身沒有資金,只能靠撥款。“然而總的蛋糕就這么大,如何分配,分配多少依舊是一個問題。”
今年海口市農村公路危橋改造僅有一座橋梁列入計劃。“這還是拿了公路養護的資金進行改造。”
“怕就怕汛期到來!洪水會對橋造成很大的危害。”面對危橋,海南省公路管理局陵水分局副局長李滋雄說有時候睡都睡不好。
超限超載成危橋“殺手”
對于目前正在使用的三類、四類橋梁,超限超載成了危橋的重大“殺手”。一輛超限超載車,保不準就會成為觸發危橋“爆炸”的導火索。
海南省公路管理局儋州公路分局機械材料股股長李斌說。他告訴記者,上個世紀六十七年代建設的橋梁,標準較低,導致了橋梁承受力和使用年限非常有限。“那時候車才幾噸重。現在一輛超載車六七十噸,橋怎么承受得起?”“南王橋上超載車壓彎橋面微彎板就是典型例子。”
“運輸瓜菜、甘蔗車輛對于那些老橋幾乎是致命的!”海口市第一公路管理站副站長李照告訴記者,“看著挺好的,等到加固的時候,可能一扒開,里面結構就出問題了!這樣危橋,哪里能夠經得起碾壓?”
橋梁日常管養難有效開展
橋梁的日常管養,極大關系到橋梁的安全。然而由于管養體制的原因,一些橋梁投入使用后,日常的管養卻很難有效開展。
李照告訴記者,現在農村公路已逐步承包給鎮政府,但橋梁的管理權仍屬于海口市公路管理站。海口市交通運輸和港航局相關負責人說,橋梁“技術含量較高”,因此沒有下放。但在實際上,農村公路的管養人員幾乎承載了橋梁的“管護”任務,發現問題再向上匯報。“要是他們不懂,或疏忽了,就很難發現了。”此外,人為破壞及長期缺乏應有的維修與養護,也是農村橋梁病的病因。
建議設立危橋改造專項資金
“危橋的改造是一個任重道遠的事情。”海南省公路管理局工程科科長李忠堅說:“消滅危橋,是一個長期的戰斗。按照現在的步伐,省管范圍內的危橋,預計3到5年內可以完全消除。在省養這塊兒,總體情況還是可控的!”
據了解,2010年開始,隨著交通部、省政府對危橋改造給予大力支持,危橋改造步伐也不斷加快。2010年改造危橋20座,2011年改造危橋33座,2012年改造危橋32座。
今年6月召開的海南省公路路網結構改造工程推進會,確定了今年的13個國省干線危橋改造項目,包括瓊海烏皮橋、臨高加來橋、儋州長坡橋、陵水南平大橋等,同時還有7個安保工程項目和4個災害防治工程。目前,這13個項目中,有9個已經完成項目招投標,部分橋梁已經開始了施工建設。
與此同時,海南各個市縣對農村公路危橋也進行了改造,近幾年改造數量大約接近100座。
然而,相對于整體的情況,依然顯得有些“步伐緩慢”。根據今年4月對海南全省危橋的排查統計,目前全省農村公路四、五類危橋數量超過400座。
據了解,目前交通部等對各省危橋改造的資金補助,只惠及大、中橋梁,而小橋則屬于地方籌資。相關人士表示:“危橋的改造最主要的還得依靠地方財政。當然也有一些群眾、企業家可以捐助,但這不是常態的!如果政府財政無法支持,危橋的改造就很難推進。相應的管養也無法達到要求。”
據了解,目前海口市農村公路的村道管養費用為1000元/公里/年,鄉道管養費也就是3500元/公里/年。“這已經是十年前的標準了。這樣的標準,也很難保證農村道路、橋梁有一個良好的管養標準。”
對此,相關業內人士建議,在改造危橋,特別是農村公路危橋這一塊兒,政府應該設立常年的專項資金,用于危橋改造。“如果能夠設立危橋改造的一個專項,形成一個機制,三到五年,也許就能改造掉一大部分農村公路危橋,方便群眾,保障群眾安全。”
?
?
相關鏈接
海南進入汛期需防御氣象災害 今日最高氣溫35℃?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