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曝光的“詐尸”小販“復活”時的照片。
圍觀群眾拍下事情經過
政務微博及時辟謠澄清法學專家建議從重處罰
昨天,“小販‘詐尸’抹黑城管”一事又有了新進展,江漢區城管向媒體提供了小販“復活”瞬間的照片(見圖)。
記者還獲悉,“詐尸”小販韓某已被公安部門抓獲。目前,韓某和另外2名鬧劇的組織策劃者一起被警方拘留。
昨天下午,江漢區委、區政府組織了公安、城管和相關街辦事處召開專題會議,部署對江漢路、萬達等商圈,開展以社會治安為重點的綜合整治行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行為,維護社會秩序。
會后,共組織公安、城管、街道200余人開始整治。
鬧劇發生當天,義工小魏正在佳麗廣場門口的紅十字會獻血點工作,她幾乎目睹了事情發生的全過程。
小魏說,當天下午4點左右,就有一大幫子人抬著“尸體”從地鐵口的方向往佳麗廣場這邊走來,邊走邊喊“城管打死人了”,很多市民聽到這一說法后信以為真,然后這幫人就走到了佳麗廣場的側面,在那里停了下來。
“我當時也過去看了一下,大概在下午5點鐘的時候,躺在木板上的人手腳動了起來,不僅我看到了,旁邊的不少人也看到了,大家意識到這個人沒有死,很多人都開始用手機拍照。”小魏說,圍觀的人發現事實與那幫人宣揚的不符,就逐漸散開了。
另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店鋪老板說,“到了5點30分左右,他們這場戲就演不下去了,躺在木板上的人突然坐了起來,大叫‘好熱啊’,這樣一來,圍觀的人徹底散開了!”
政務微博及時辟謠澄清
事發當天,政務微博“@武漢發布”編輯部發現有網友在微博上發布“武漢城管也打死人了”的信息,并配有大量現場圖片,編輯部工作人員立即向市公安局、市城管局、江漢區核清事實,當得知是商販自導自演的一出“抬尸鬧劇”后,要求當事部門以事實為依據迅速回應,澄清事實,告知真相。
當晚22點16分,江漢區城管局官方微博率先發布信息進行回應:“據查,今天有網友反映的‘江漢城管打死人’一事為誤傳,江漢區城管局并無此類事情發生,請網民朋友保持冷靜,客觀對待。目前公安部門已介入調查處理。”隨后,市政府應急辦官方微博連發兩條信息進行澄清辟謠,“武漢發布”迅速轉發,確保了第一時間將事情真實情況公布于眾。
對此,“@武漢發布”的工作人員介紹,發布這起事件的消息有兩點需要慎重:一是如何在網上一邊倒的聲音中,讓大家相信這確實是一起策劃的鬧劇;二是在發布消息時如何措詞,讓網友們理解城管工作中的難處。
法學專家建議從重處罰
武漢科技大學文法學院副教授、兼職律師劉斯凡說,根據報道的案情來看,商販聚眾鬧事的行為擾亂了公共場所秩序,已經觸犯了《治安管理處罰法》中的關于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的規定,根據該法的規定,對該團伙的頭目應當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一千元以下的罰款。
而鑒于商販的行為造成了比較大的負面影響,其行為已涉嫌犯罪,結合鬧事持續的時間、造成的負面影響等因素,該行為如果達到尋釁滋事罪所規定的在公共場所起哄鬧事,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標準,則可以判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圖文/記者戴維 王悅生 高星
“詐取”同情越過了底線
林坤
一場鬧劇,留下的不能僅僅是“胡鬧”二字。“詐尸”擾亂公眾視聽,更榨取了人們的同情心和正義感。商販希望通過聚眾鬧事方式來達到某種目的,無論從道德上還是法律上都不可取。
這種行為,無疑是一種極不健康的示范:即把事情鬧大、策劃新聞吸引眼球、欺騙裹挾公眾來對付執法部門,一旦得逞,后續效仿者將源源不絕。而社會真正需要的表達訴求渠道,則必須是合理合法的,符合公序良俗的。因此,我們應該主動擯棄“詐、欺、瞞”等充滿江湖氣味的手段,而多建立和開拓理性、對等的對話方式。
那么,“詐尸小販”為何要選擇“裝死”來吸引眼球?是因為近期國內出現了多起城管暴力執法致人傷亡的事件,引發了批評聲浪,并使民眾對城管工作普遍產生了刻板偏見。這種情緒一旦被刻意利用,小販和城管就不再是管與被管的關系,而是受害者和施害者的關系。此時,合理的城市管理難以展開,人們在情緒左右下也不問真假。
情緒是需要一個出口的,不能一直堆積或激化;我們期望的情緒出口,還是要落到執法和守法的過程中來。唯有以公正執法來疏通情緒,以正常心態來督促執法,小販和城管的關系才形成望良性互動。
(原標題:“詐尸”小販“復活”照片曝光)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