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5日,記者曾以《3600萬元新港變“廢港”——海南一省重點項目曝出“問題”工程》為題,報道海南省重點項目——海南省東方八所中心漁港,這個工程從批復到現在歷時近10年,在政府投資3600多萬元之后,尚未投入使用就已經成為“廢港”。
距記者上次采訪已經2個月,目前耗資數千萬元的東方八所中心漁港仍然處于“半拉子”狀態。東方市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根強告訴“中國網事”記者,目前海南省紀委和檢察院等部門已經介入調查,并請了專業機構對漁港質量問題進行工程鑒定,鑒定結束后將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追責,并進行修復方案的制訂。
八所中心漁港是農業部2003年批復、海南省“十一五”規劃重點建設項目,主要是滿足當地生產漁船停靠避風需要,實現海南西部漁民轉產轉業戰略目標而投資擴建的項目。概算總投資5570余萬元,已完成投資3665余萬元。
然而,海南省審計廳審計發現,這個“民生項目”在建設過程中成為業主單位、施工單位、監理機構的“唐僧肉”,直接導致投資數千萬元后成為“爛尾港”,無法投入使用。漁民陳麗娜告訴記者,大家原本期待新漁港啟用后,漁船停泊的空間和環境會更好一些,沒想到還沒有啟用就損毀了。
據海南省審計廳投資審計處處長王祚全介紹,2012年底,海南省委巡視組在巡視過程中發現八所中心漁港尚未投入使用就已經損毀嚴重,向海南省紀委匯報后開始介入審計。
通過數個月的審計,今年4月中旬,海南省審計廳發布的2013年第71號“瓊審投報”令人震驚。審計結果表明:八所中心漁港工程在建設管理、工程質量、工程竣工驗收、工程結算上存在重大問題,導致漁港成為一個“廢港”,國家財產遭到損失。
在海南省審計廳的報告中,“項目工程存在嚴重質量問題”是導致項目成為“半拉子”的首要原因:“未按設計圖紙及標準施工,嚴重偷工減料,導致港池航道疏浚工程未達標,防波堤存在嚴重質量問題。”
2012年12月,海南省審計廳聘請的專業公司在7個抽樣檢測點發現,防波堤的胸墻混凝土強度大幅度低于設計強度;水平段的5個檢測點平均厚度僅有28厘米,最薄處23厘米,僅能達到設計厚度60厘米的47%;防波堤的內側護面厚度同樣未按設計施工,偷工減料嚴重,厚度平均值僅有38厘米,比設計厚度70厘米少32厘米。
八所中心漁港的建設業主單位是東方市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根強告訴記者,經手該項目的公司前兩任負責人均因其他腐敗案件入獄。留下的爛攤子讓他“有苦難言”。
據李根強介紹,漁港剛剛完工就出現防波堤的護面不均勻下沉、內側護岸坍塌的現象。后來發現防波堤的中心堆體、擋浪墻均沒有按照設計要求建設,護面厚度也達不到設計要求,港池航道疏浚工程航道口處還存在大量淺點,2011年就有漁船在港池內擱淺。這直接導致項目未通過整體驗收,無法移交給海洋漁業主管部門使用。
記者近日在八所中心漁港看到,500米長的漁港防波堤千瘡百孔,堤頭折斷傾倒在海里,防波堤內側護岸被海浪掏空并坍塌,防波堤護面下沉和裂縫現象隨處可見。
海南省審計廳審計發現,在如此嚴重的偷工減料和質量問題中,東方八所中心漁港的監理機制形同虛設。個別監理人員與施工單位相互勾結,弄虛作假,降低工程質量。同時,監理單位還對以次充好的不合格疏浚工程予以認可。
更令人稱奇的是,臺風被東方市有關部門當作“廢港”的“替罪羊”。2011年10月,防波堤出現坍塌。東方市組織有關部門作出鑒定,稱防波堤出現坍塌是由于臺風“納沙”及“尼格”引起的風浪破壞力已超出防波堤承受能力造成的。但海南省審計廳的審計表明,臺風并不是損壞防波堤的根本原因,“不按設計施工、偷工減料、施工監理不到位才是防波堤存在質量問題的主要原因。”
海南大學教授王毅武認為,東方八所中心漁港從民生工程變成“爛尾工程”,不管是修復還是重建,政府投資巨大的浪費已成為既定事實,應該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嚴肅追責。同時應從市場準入、設計資質、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各個環節為“民生工程”把好關,加大違法成本,避免類似問題再次出現。
?
?
相關鏈接:
外商巨資收購“半拉子”難復工 接訪現場求助?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