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全行業下滑43.3%
上半年,國資委所監管的央企利潤增長18.2%,高于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1.1%的利潤增速,但利潤增速或緣于少數行業利潤增長,央企“保增長”任務仍然較重。
電力、石化、汽車、房產大賺
由于央企主要的優質資產已經進入上市公司,為避免引發對上市公司的干擾,國資委并未公布上半年分戶企業情況,但大致利潤結構可從財政部和統計局所披露的數據中一窺端倪。
在工業板塊上,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5836.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1.1%,新增利潤絕大多數集中在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汽車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四個行業。
其中,5月單月,這四個行業合計新增主營活動利潤395.8億元,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增主營活動利潤的98.5%。
央企中的利潤大戶如三大石油公司、五大發電集團和一汽、東風等企業也基本集中在這四個行業中。其利潤大增的原因既有政策因素,也有市場因素。
由于油價倒掛,去年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同期利潤總額為-253.5億元,但受益于油價及時上調,該行業上半年利潤總額迅速轉正至79.8億元。
同樣受益于政策調整的是發電企業。盡管上半年中國的發電量僅增長5.2%,但在電價調整和煤價下滑雙重因素作用下,全國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在上半年的利潤總額是1605.5億元,同比增速79%。
記者注意到,包括華能、大唐、華電、國電、中電投五大發電集團均在近期召開的年中工作會議上確認,其經濟效益創歷史最好水平。
汽車行業利潤上漲則得益于市場發展。上半年,中國汽車產銷雙雙超過1000萬輛,同比增長均超過10%。統計局數據顯示,汽車制造行業上半年利潤總額是2327.1億元,同比增長20.2%;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也確認,汽車工業重點企業(集團)的利潤、利稅總額增長率均超過20%。
除了工業板塊的電力、電子、石化之外,從財政部上半年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經濟運行情況中可看出,利潤增幅較大的還有施工房地產行業。
得益于2008年后承接工程量上升,以及2010年政府刺激結束后加快拓展海外業務,央企中的建筑企業經營效益迅猛提升。如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控股的上市公司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僅在今年第一季度就實現營業利潤 66.8 億元,增長 47.4%。
房地產市場則延續了去年的回暖走勢,今年初重申的“二手房交易將按20%收個人所得稅”政策更對上半年樓市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華僑城集團所控股的深圳華僑城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預計,公司上半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167100萬~188000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0% ~80%。招商局集團控股的招商地產公告預計,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50000萬~260000 萬元,同比增長105%~113%。
有色、煤炭、化工、交通虧損
在少數企業因政策和市場原因利潤光鮮的背后,大多數央企業績平平。
財政部數據顯示,有色、煤炭、化工、交通四大行業實現利潤同比降幅較大。其中,統計局數據確認,全國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全行業實現利潤下滑43.3%,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全行業實現利潤下滑14.5%。
近期召開的上半年經營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中鋁集團稱中鋁公司生產經營總體平穩,營業收入同比增加,同時強調市場化改革、扭虧脫困仍在有序推進。
煤炭方面,內地煤炭市場下半年或繼續探底。摩根大通8月初將中國神華的目標價由30港元降至28港元,同時將中煤能源的投資評級由“增持”下調至“中性”。
一家機電設備制造企業負責人對記者表示,該企業今年生產情況保持平穩,明年訂單也能保證,但今年有兩個問題,一是企業銷售回款壓力非常大,往來企業之間三角債的問題比較突出;二是過去幾年企業曾新上馬一批產能,但宏觀經濟放緩讓下游企業不斷壓縮投資,所以擔憂2015年的訂單可能會出現問題。
與央企相比,以往利用自身資源優勢扎堆在有色、煤炭、化工、交通、鋼鐵等行業的地方國企直到現在也未實現利潤轉正。財政部數據顯示,上半年地方國有企業實現利潤3072.5億元,同比下降10.6%,連續一年半仍未扭轉利潤下滑局面。這幾年,中西部國企越來越多地集中在重化工產業上,受經濟波動周期影響大,一旦宏觀經濟下行,產能難以釋放,從而導致價量齊跌等一系列連鎖損失。
事實上,相對于其他所有制的企業,受累于大部分企業經營態勢平緩、地方國企利潤下滑,全國國企整體利潤增速其實較為緩慢。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包括央企在內的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僅增長4.8%,而私營企業為15.8%,股份制企業為9.1%,外資企業為14.8%。
加快處置非主業和低效資產
為了應對當前情況,國資委7月末召集中央企業、地方國資委負責人研究安排下半年國有企業的工作。在國資委主任蔣潔敏布置的幾項重點工作中,全力以赴實現保增長目標排在首位。
蔣潔敏此次會上特別強調,要強化對經濟運行和市場變化的跟蹤分析;狠抓管理提升,大力降本增效;盤活存量,用好增量;加強風險管控。
接近國資委的研究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去年央企利潤從8月份開始恢復正增長,上半年利潤增長有很大的基期因素影響;考慮到翹尾效應,央企下半年要保證利潤增幅難度比上半年要大,因此全年完成利潤增長10%的任務還是非常艱巨。
對于正在扭虧的企業來說,保增長的任務更加艱巨。中鋁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熊維平在今年上半年經營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直言,不能對市場抱有任何不切實際的幻想,要堅定地依靠自身的力量,依靠總部、板塊公司和實體企業的共同努力,相互支持,為扭虧增盈作出貢獻;而公司年初確定的年度經營目標,這是一條底線,不能動搖。
與保增長相配合,下半年央企重組升級的“減法”也將加快。蔣潔敏在會上要求,大力推動調整轉型,加大調整重組力度,突出主業整合資源。
記者注意到,從上半年開始,央企圍繞突出主業、降低風險已經在加快處理非主業和低效資產。中鋁在今年5月宣布擬打包出售總資產評估值超過80億元的9家下屬公司。國家開發投資公司就一次性在上海聯交所內對外推介了22個產權轉讓項目,其中5個重點項目涉及凈資產額就達約40億元。
未來央企重組升級的“減法”還將加快。熊維平在上述會議上嚴令,對沒有競爭力的電解鋁、鋁加工企業要逐步退出,對長期虧損、扭虧無望的企業要實施關停,對資源枯竭、城市規劃改造的企業進行轉型、搬遷。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