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如今,海龜成群上岸產卵的美麗景象不復存在。”美籍華人、911國際海龜救助組織(Sea Turtles 911)創始人、海龜醫院院長葉政廷遺憾地說。   海南師范大學教授、國內著名的“龜博士”史海濤痛心地告訴記者,海南已有20多年沒有海龜上岸產卵的消息了。
       
     您當前的位置 : 海南新聞>

    海南已20年無海龜上岸產卵 專家建議建海龜保護區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3-08-14 07:57

      捕殺、買賣、棲息地受到破壞……多年來已沒有海龜上岸產卵的消息

      海龜瀕危連問4個為什么

      “如今,海龜成群上岸產卵的美麗景象不復存在。”美籍華人、911國際海龜救助組織(Sea Turtles 911)創始人、海龜醫院院長葉政廷遺憾地說。

      海南師范大學教授、國內著名的“龜博士”史海濤痛心地告訴記者,海南已有20多年沒有海龜上岸產卵的消息了。

      海洋里生活著7種海龜,包括綠海龜、玳瑁、棱皮龜、蠵龜、太平洋麗龜、大西洋麗龜和平背海龜。

      所有這7種海龜都已被列為瀕危動物,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不要等到海龜像大熊貓一樣珍貴時,人們才想到去保護它,那就來不及了。”葉政廷說。

      為什么?

      賣海龜一幕今天仍在上演

      愛心人士:看到有人賣海龜,就像看到賣大熊貓一樣驚訝

      葉政廷是美籍華人,2005年畢業于醫學專業全美排名第一的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葉政廷的媽媽是海南文昌人,他小時候曾在海南生活過一段時間。

      2007年,葉政廷回到海南。之前,葉政廷也許沒想到,他的命運會和海龜緊緊聯系在一起。

      “我在三亞的市場里看到有人在賣海龜,非常驚訝。因為我知道海龜是保護動物,那種感覺就像看到有人在賣大熊貓一樣驚訝。”葉政廷告訴記者,他的第一個想法就是撥打911——美國的報警電話。“那時剛回國,只知道美國的報警方式。”葉政廷笑著說,“隨后我就認識到,救助海龜不是靠打電話就能解決的,海龜保護工作需要加緊。”

      2008年,他創立了911國際海龜救助組織。

      談起為什么將海龜醫院建在陵水新村港,葉政廷說:“2009年,我看到這里還有人在賣海龜,于是決定建海龜醫院,這會告訴更多的人,海龜很重要,需要保護。而且這里有魚排,有適合海龜生存的環境。”

      911國際海龜救助組織作為一個非政府組織,資金從哪里來?“我在美國工作兩年來的積蓄全部投入到救助組織和海龜醫院里了,但這遠遠不夠。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麗思卡爾頓酒店、海航集團、志愿者募捐等,都給了我們很大的幫助。”葉政廷說,他這一干,就是5年。

      讓葉政廷痛心的是,5年前在市場看到的賣海龜一幕,今天仍在上演。

      他說,在新村港,海鮮店招牌上還推薦著海龜,而海龜醫院就在港口內的魚排里。

      8月11日,在三亞第一市場一家水產店內,當記者詢問是否有海龜時,老板答復有,但海龜不在店里,“不用預定,要的話10分鐘就給你拿來,2800元一只。”記者提出要去看看海龜多大時,老板拒絕了,拿著手機中的海龜視頻告訴記者,這只海龜有十幾斤,是漁民捕撈上來的,“你要是買,我們可以幫你宰好。”

      為什么?

      海龜不再回到島上產卵

      專家調查:已有20多年沒有海龜上岸產卵的消息了

      有一組數據,可以為葉政廷創立911國際海龜救助組織提供佐證。

      1996年,綠海龜被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列為極危;21世紀初,美國杜克大學研究小組發表的海龜調查報告表明,棱皮龜的產卵數量,在過去20年間減少了95%以上,有可能在今后10年-20年內滅絕;從1996年起,《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將玳瑁的保護狀態升級為極危……

      “海南島已有20多年沒有海龜上岸產卵的消息了。”史海濤不無痛心地說。

      史海濤的說法,記者從老漁民口中得到了驗證。

      72歲的陵水新村港漁民李英富感受到了海龜數量的銳減。“以前分界洲島就有海龜上岸產卵,陵水附近海域上世紀80年代就只能見到零星幾只,上世紀90年代之后就沒有了。”李英富說,現在陵水的漁民捕到海龜之后,或是放生,或是拿回家養著。

      是什么阻礙了海龜回到海南島產卵?

      海龜對出生地有很高的忠誠度,性成熟后,無論離開多遠,絕大部分海龜會返回原生地產卵繁殖。海龜被捕殺、海龜蛋被挖出,造成海龜家族“后繼無人”;塑料袋的圍攻、漁網的纏繞、船只的撞擊讓海龜上岸成了難題;少數海龜僥幸靠近海灘,卻因海岸的過度開發而找不到產卵的場所。“海岸大都是連片開發,密度之高,距海灘之近,非常不符合自然規律。海洋生物幾乎沒有適合生存的場所。”史海濤無奈地說。

      “老一輩的漁民幾乎都吃過海龜。殺海龜的時候,把它翻過來,沿著邊,慢慢割開甲殼。”今年77歲的新村港漁民李英慶邊說邊向記者比劃。他告訴記者,后來海龜越來越少,漁民抓到后一般就放生了,期待海龜保佑他們下次出海能滿載而歸。

      在新村港漁民老鄭的魚排里,記者看到了一只體長七八十厘米的大海龜。這是老鄭2008年出海時意外捕到的。據他介紹,這只海龜體重將近200斤,每天要吃8斤青菜。記者看到,這只海龜脖子和前肢下長著拳頭大的肉瘤。老鄭說,海龜醫院的志愿者過檢查過,建議做手術摘除肉瘤。

      “現在,漁民誤捕到海龜之后一般都會送到海上警務室,由我們送到海龜醫院。”新村港邊防派出所干事龐福勇說。

      為什么?多數救助海龜胃里有塑料

      志愿者說:海龜根本無法消化這些塑料,最后緩慢而痛苦地死去

      早上9時,熊濤就已買好菜和魚,開著運輸船,前往海龜醫院。“每天都要買10斤菜、10斤魚。”熊濤說。

      今年20歲的熊濤,卻已經是911國際海龜救助組織的老志愿者了。

      運輸船在魚排中穿梭,旁邊魚排上的一名婦女正在把剩飯菜倒進海里,看到記者驚奇的眼神,熊濤無奈地笑笑說,“你沒見過海里垃圾最多的時候,那可以用惡心來形容。”熊濤說,“碼頭旁邊就有垃圾場,但4年來,我只見過一個人把垃圾扔到垃圾場。看到有人亂扔垃圾,我總有一種無力感,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

      回到海龜醫院,熊濤拿著網兜,開始清理網箱周圍的垃圾。“這些泡沫顆粒和塑料袋很容易被海龜吃掉,我們救助的大部分海龜胃里都有垃圾。它們根本無法消化這些塑料,塑料長期堵在腸胃里,海龜最后緩慢而痛苦地死去。”熊濤說,“但是海里垃圾太多了,根本清理不完。”

      清理完垃圾,熊濤把空心菜喂給綠海龜,把魚喂給玳瑁和太平洋麗龜。

      “你看,游上來了,它們很喜歡曬太陽。”熊濤笑著說。

      熾熱的陽光照在海面上,不一會兒就讓人大汗淋漓,海龜醫院幾間屋子簡陋得連電都沒有。熊濤說,海龜醫院需要很多物資——網是4年前的,早已破爛不堪;治療海龜的新設備也買不起……

      作為海龜醫院唯一一名專職志愿者,熊濤的工作辛苦又孤單。

      “既然做了志愿者,就無怨無悔。”熊濤告訴記者,最讓他遺憾的一件事,就是2010年,他眼睜睜看到一只90多斤的海龜被宰殺吃掉。

      “海龜快死了,漁民就把它吃掉了。那時他們對海龜醫院還不太了解,沒有把海龜送來救治。我到現在還覺得很可惜,沒有救到它。”熊濤嘆了一口氣。

      為什么?海龜出現各種殘疾和疾病

      業界提出:水質污染會導致海龜長瘤子,密集漁網或導致海龜截肢

      目前,海龜醫院共收治了12只海龜。其中一只玳瑁讓人心疼:它背部的殼深深地凹陷下去,由于身體的畸形,它游泳的姿勢很怪異,尾部總是翹著。

      “這只小海龜2009年就已經來到海龜醫院,是我們收治的第一只海龜。”葉政廷告訴記者,由于水質污染和人類的錯誤飼養,有越來越多的海龜出現這種殘疾。海龜醫院已經收治了五六只這樣的海龜,而這種殘疾的海龜很難達到放生條件,甚至面臨著死亡的威脅——它的殼變得更加彎曲最終可能擠壓到內臟,奪走它的生命。

      旁邊網箱里的玳瑁,背部布滿了密密麻麻的白斑,這是寄生螺留下的痕跡。“經常會有東西寄生在海龜身上,這就需要我們定期給它們清理。”葉政廷說。隨后,他搬起一只巨大的綠海龜,說:“之前,它的腹甲下方長了很大的瘤子,我們切除了。水質污染會導致海龜長出各種瘤子。”現在,這只海龜的腹部還有手術之后的印記。

      動手術只是海龜救治的方法之一。有時送來救治的海龜陷入昏迷,呼吸困難,就需要人工輸氧。葉政廷說,給海龜人工輸氧的方法與人類大同小異,就是往海龜嘴里放一個管子,另一邊接氧氣機,通過管子向海龜體內輸送氧氣,幫助其呼吸。身體虛弱的海龜需要打針,補充葡萄糖、氨基酸等營養液,并向其體內注射維他命。海龜右側脖子與肩膀交界處的肉比較軟,醫護人員就在這個位置扎針。而因為污染而造成的身體腐爛,除了要對患處進行消毒外,還要用藥膏涂抹。“有的藥品中國沒有,我們就需要從國外購買。”葉政廷說。

      網箱里,一只玳瑁少了左前肢,還有一只玳瑁缺了左后肢,它們是海龜醫院的常住“病號”。“密集的漁網很容易纏住它們,如果得不到及時救治,肢體就會發炎或者壞死,不得不截肢。”葉政廷痛惜地說,缺失了前肢的雄海龜無法勾住并固定雌海龜的背部,導致它無法繁殖后代。

      剛來海龜醫院幫忙的還有美國斯坦福大學電子工程博士Joyce。葉政廷向記者介紹說,美國有一種技術,可以給海龜安裝假肢,他希望通過這種技術,能夠給這些海龜回歸大海的機會。

      葉政廷指著一只已經康復的綠海龜說,這只海龜已經達到放生條件,“但是我們缺少一個可以安裝在它身上的GPS衛星定位裝置。”借助GPS裝置,放生海龜的行蹤將一目了然,而芯片加上衛星服務費,需要3萬元。目前,只有兩只放生的海龜帶有GPS芯片,GPS芯片是愛心企業贊助的,去年3月回歸大海的雌性綠海龜“星藍”就是其中之一。

      衛星監測顯示,“星藍”已經游到了靠近菲律賓的海域。

      這是世界性問題

      亞洲是海龜生存的“危險區域”

      動物保護組織“保護國際”2011年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印度、孟加拉國、斯里蘭卡周邊海域的海龜種群“最瀕危”。

      海洋生物學界認為所有海龜種群均處于瀕危狀態。

      這份由30名海洋生物學者共同參與的研究,是第一次在全球范圍內確定面臨滅絕威脅最嚴重的特定海龜種群。

      報告說,亞洲被認為是海龜生存的“危險區域”。日本、緬甸、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等國一些海龜種群受嚴重威脅。而海龜種群最“健康”的海域在南太平洋和南美洲周邊海域。

      我們能做些什么

      海南研究人工繁育海龜

      史海濤告訴記者,海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除了幫助911國際海龜救助組織救治重病海龜外,還在共同研究如何進行人工繁育,“這是恢復海龜種群的一種途徑,也能滿足部分人的貿易需求,減輕野生海龜的生存壓力。”史海濤的話語中略顯苦澀。

      “我最大的希望就是海龜不會滅絕,希望人們別等到海龜滅絕之后,才想到去保護它。”葉政廷說。這位執著的美籍華人,看海龜的眼神,永遠有愛。

      為海龜建一個保護區

      “如今,海南島幾乎沒有海龜產卵的地方。”葉政廷痛心地說,“有一些國家甚至專門為海龜劃出保護區域,為它們的生存提供有利條件。我們需要在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找到平衡。”

      “海龜是國際性洄游遷徙的物種,而我們在保護海龜方面做得還不夠,比如可以建立海龜保護區。”史海濤建議。

      發現販賣海龜可舉報

      史海濤說,許多人捕殺海龜是為了飽口福和所謂的滋補,但實際上是步入了誤區。“許多人把海龜當做滋補品食用,但研究證明,龜鱉的營養價值并不比其他水產品高,相反,還存有很大隱患。龜類長壽,是生物鏈中的頂級物種,因此體內積累了大量有害物質,特別是重金屬,很難排出體外。”

      陵水邊防支隊司令部參謀秦浩說,海龜已被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并被收錄進《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的附錄Ⅰ中,不允許有任何海龜制品交易。公民應有守法意識,如發現有人非法捕捉、運載、販賣、宰殺海龜,應積極向有關部門舉報。

      不要隨手往海里丟垃圾

      “吃海龜的人太多了。我家人也吃過海龜,我勸過他們,但他們覺得海里有那么多海龜,吃一只不會怎么樣。”昌江女孩符麗麗去年大學畢業后,就成為了911國際海龜救助組織的專職志愿者。

      符麗麗說,911國際海龜救助組織目前已救助海龜150多只,放生近百只。因為許多人不了解海龜,不了解海龜的生存困境,所以沒有保護意識,就像往海里扔塑料袋一樣,看似無所謂,其實已影響到了海洋生態。

      “作為生物鏈中重要的一環,海龜種群數量的銳減對整個海洋生態系統的影響是必然的。一個物種的滅絕,會導致30多種物種瀕危。”史海濤告訴記者。

      “不要把海洋當成大馬桶和垃圾場。”葉政廷說。

    ?

    ?

    相關鏈接:

    兩百多斤海龜海南陵水擱淺 國際海龜保護組織放生
    三亞市民意外釣到海龜,經救治昨放歸大海
    瓊海男子帶40只海龜坐動車 安檢時被查獲[圖]
    海口百歲海龜肉于菜市場公然出售 網友稱殘忍
    綠海龜奄奄一息 原是吃了塑料袋
    中國唯一國家級海龜保護區去年僅兩只海龜上岸產卵
    海南陵水:志愿者和邊防戰士共同放生小海龜

    ?

    相關鏈接:
    兩百多斤海龜海南陵水擱淺 國際海龜保護組織放生
    海南陵水:志愿者和邊防戰士共同放生小海龜
    中國唯一國家級海龜保護區去年僅兩只海龜上岸產卵
    綠海龜奄奄一息 原是吃了塑料袋
    海口百歲海龜肉于菜市場公然出售 網友稱殘忍
    瓊海男子帶40只海龜坐動車 安檢時被查獲[圖]
    三亞市民意外釣到海龜,經救治昨放歸大海
    [來源:海南日報] [作者:趙優] [編輯:戴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