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絡
據報道,云南昆明的一所小學,把新生家長進行了分類組合。比如1班,這里的孩子家長都是高學歷的,中等學歷的家長,您的孩子只能去2班。以此類推,再往3班4班看,里面的孩子,他們的家長就都是學歷低一些的了。除了學歷,家長們的職業也決定了孩子的分班。輿論對此嘩然。(8月14日海口網)
可以看出,這樣的分班其實就是拼爹,比拼爹媽的學歷、金錢。本來,一些社會領域已經出現以“爹”論英雄的局面,現在中小學按“爹”分班豈不是在推波助瀾?而在分班大戰的背后隱藏的深層次問題,就是教育資源的分布不平衡。
家長并不反對分班制度,按照常理來看,電腦隨機按照男女生比例來分班,應該是相對公平的一種分班方式。但是我們現在中小學的分班從取向來說已經不是從孩子的天性、本身的興趣出發,而是又插進了一些更新的東西,比方說根據錢和權,這樣的分班危害性更大,已經損害了社會公平,對孩子的身心必然造成不良影響。
事實上,縱觀近幾年屢見報端的學生分班、家長挑班爭議,其本質都是在挑老師。而挑老師的原因,就在于不同區域、不同學校之間以及同一學校不同班級之間所客觀存在的師資水平差異。而這種差異歸根結底還是教育資源分布上的不平衡所致。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對每個人都應該是公平的,每個人都應該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況且,教育是貧困家庭的孩子改變命運的重要機會,教育界還應該更加關注這些孩子。對孩子教育的成敗,應該是對孩子的評價,而不是對孩子家境的評價。否則,讓孩子的心靈在一開始上學就蒙上一層陰影,即便再努力也得不到勢利老師的認可,他們會喪失奮斗的動力。
?
相關鏈接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