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8月16日消息(記者 光明)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16日在2013博鰲房地產論壇上指出,房產稅擴大試點范圍勢在必行,但制度設計上面一個非常重要的要領就是調節要端,而不是普遍征收。
適時擴大房產稅試點范圍
2011年1月,上海、重慶開始試點房產稅,上海征收對象為本市居民新購房且屬于第二套及以上住房和非本市居民新購房,稅率暫定0.6%;重慶征收對象是獨棟別墅高檔公寓及無工作戶口無投資人員所購二套房,稅率為0.5%-1.2%。中國社科院發布的2011年《房地產藍皮書》建議,房產稅試點在“十二五”期間應加快向全國推廣。
上海、重慶兩地按房產稅啟動試點試圖往前推進。賈康認為,兩地改革試點追求柔性切入,先建立制度框架。在兩地試點啟動之后,基本的情況可以概括為擴大試點范圍勢在必行。這幾年從最高層面的文件到具體綜合管理部門的文件,都非常明確地表述了關于適時擴大房產稅試點范圍的要求。
“當然在現實生活中間這個改革可以稱得上舉步維艱、爭議激烈,因為它牽動著現在已經形成的既得利益格局。”賈康認為,目前坊間的傳聞都不算數,一定要等有關管理部門正式宣布,大方向下它只是遲或早推進改革的問題。
不普遍征收市民可放心
賈康作為力主推進房產稅改革的研究者強調,房產稅或改革在中國可以預見的歷史時期之內,絕不能簡單照搬美國的普遍征收模式,而要更多借鑒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先進經驗,比如日本實際上是首套房可以不征。
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賈康強調,房產稅在中國現在可以預見的歷史時期之內,設計上面一個非常重要的要領就是調節要端,而不是普遍征收。他認為,政府如果不把這點說清楚,很容易造成社會上一波又一波人心惶惶的情況。應該讓社會把這個定心丸吃下來,基本住房保障概念下的第一套房或者第一個單位的住房,是不被這個稅覆蓋的。
賈康同時認為,上海重慶兩地試點之后,有人說“應該把這個試點弄成一律化的辦法,全國按一個方案做。”這是不對的。這是針對各地公共服務需求運行的一個稅種,它天然就要允許各個地方在試點方案的時候形成不同的特點,以后可持續的長期運行,仍然要有地方的差異的彈性表現。
在隨后舉行的“地產精英博鰲論劍”環節,回應嘉賓關于房產稅質疑時,賈康承認房產稅改革非常不容易,但是恰恰在經濟事務上改進管理上的改革,相比正面去設計政治體制改革還是相對容易一些。此外,在操作方面的協調,公務員有幾套房,不能就認為他是違法亂紀,各種歷史原因都有。
商業地產投資盲目同質化嚴重
存在“三大問題”
資深地產評論人、城市文化學者王世泰認為,當前所有的調控都在針對住宅,而商業地產是不受限制的,無論是誰都禁不住這種誘惑。
張遠介紹,截至2012年底全國約有3100多家購物中心,累計商業建筑面積已經達到2億平方米,預計2015年有望達到4500家,商業建筑面積達到3億平方米。今年上半年,全國商業營業用房完成投資5000億,增長26.1%,增長速度比住宅投資增速要高5.3個百分點。未來房產調控常態化的背景下,住宅投資將明顯放緩,商業地產會因此而持續受益。
張遠認為目前國內商業地產發展中,存在“三大問題”。首先是投資盲目性較強,部分區域的同質化嚴重。特別是綜合體的泛濫,在某些人口并不太多,或者未來人口導入期望不大的情況下,開發企業大量建設商業綜合體。第二,電子商務發展的沖擊,購物消費類商業地產運營難度加大。第三,商業地產融資渠道單一,投資回收期長,增加了金融風險。
“做商業最重要的就是位置。”屈臣氏中國區總部全國策略聯盟總監張宏偉指出,在空間小的情況下,一定要定好位,而項目的定位則需要考慮周邊人口等因素。
“最大敵人”是電商
今年上半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交易額達到8559億元,同比增長超6成。張遠認為,電子商務發展正對商業地產形成正面沖擊,購物消費類商業地產運營難度加大。從商業地產這個角度來看,電商應該是一個最大的敵人。商業地產經營者必須承認電商沖擊帶來的后果,適時做相應的調整。下一步高端城市商業綜合體、體驗式商業地產、社區商業以及區域性購物中心等類型的商業,將有更好的發展前景。體驗式的商業地產,它能做的就是電商替代不了的一些體驗消費,所以體驗式購物中心將是商業地產發展的一種主要形態。
商業地產和電商是敵是友?盈石集團北京公司總裁何誠表示,兩者可從競爭走向融合。網絡購物中心主要的優勢就是數字化,實體購物中心具有體驗化優勢。兩者的融合和整合的關鍵,在于如何在購物中心平臺上實現數字化和體驗化的結合。購物中心從定位到招商等,能夠充分利用這個網購優勢,將商業地產數字化。眾多業內人士也表示,線上線下資源互補與互動的開放平臺,促成交易的同時更能提升品牌知名度。
海南今年將建成7家省托老院公辦敬老院 加快推進養老服務體系
相關鏈接:
2013博鰲房地產論壇:房地產形勢較好仍具有投資潛力·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