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于英生家的家門。
■“于英生殺妻案”追蹤
由于司法部門對于英生殺妻案的細節披露太少,這樁命案對外界仍是一樁迷案。記者昨天注意到,安徽電視臺的新聞中,審判長稱此案當年一審宣判的時間是1996年12月12日,該時間距案發僅10天。對此,現任蚌埠市中院院長的第一反應是“肯定聽錯了”。是審判長口誤還是破案確實“高效”,截至昨晚發稿,各方還未給出答案。
文/京華時報記者李顯峰 攝/京華時報記者朱嘉磊
“高效”:案發10天做出一審判決
據安徽媒體人士介紹,于英生案的改判,安徽省高院是第一消息源,在此之前,媒體圈沒有任何有關于英生案的開庭消息。并且,省高院也是選擇性地只對部分媒體發了通稿。
8月13日,于英生案宣判當天,安徽某網站率先發布從安徽省高院獲得的通稿,此后連續多天,眾多媒體均未得到正式采訪的機會。關于此案的案發細節和歷次判決書,各級法院也沒有對外發布。
8月14日,記者到達蚌埠后,多次前往蚌埠市公安局、蚌埠市檢察院和蚌埠市中院,仍未能一睹卷宗資料。
據安徽省高院通稿,于英生案的案發時間是1996年12月2日,但沒有提及一審判決時間。昨天,記者查詢發現,8月14日安徽電視臺《經濟生活》頻道一則2分56秒的新聞提及該時間。
電視畫面中,在8月13日,于英生案的審判長王曉東當庭宣讀判決書,他念道:“于英生因涉嫌故意殺人罪,于1996年12月12日被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值得注意的是,當年一審判決距離這起命案的發生之日,只有短短10天時間。
反應:中院院長說“肯定聽錯了”
10天宣判,時間是否太短?是否因此造成當年辦案出現瑕疵和漏洞,導致翻案的結局?就此,記者試圖從蚌埠市公、檢、法部門得到答案。
8月16日,蚌埠市公安局負責重新偵查此案的副局長王洪祥表示,卷宗剛從省高院發回中院,該局要看需前去借閱,他還沒機會閱卷。王洪祥表示對偵破此案找到元兇“充滿信心”。
被問及當年花了多少時間就破案,王洪祥表示:“我只能告訴你,于英生案當時不是零口供。”
16日當天,記者試圖采訪蚌埠市檢察院,辦公室一張姓副主任答應接待,記者在門外等候一個多小時,無果。
記者于16日前往蚌埠市中院,得到的回答是,卷宗并沒有發回來。記者就案件本身和審案細節提出采訪,市中院宣教處王處長表示:“不知道情況,不能亂說。”
他表示,現在的司法理念是“寧可錯放、不可錯抓”,可能當年的證據沒有形成完美的證據鏈,所以才造成了現在的改判。
在發現一審判決間隔案發僅十天后,記者向蚌埠市中院院長朱軍求證。朱軍發短信回復稱“肯定聽存(錯)了”。記者表示核實無誤,他稱“以高法通稿為準。”
朱軍表示:“所謂高效的信息是錯誤的,也是無根據的。”而對于為何10天宣判的問題,蚌埠市公安局新聞科負責人持懷疑態度,他表示:“估計世界上沒一個國家法律有這么高效。我的理解(10天)最多是刑拘或逮捕的日期。”
是審判長口誤,還是公、檢、法辦案確實“高效”,截至昨晚發稿,各方還未給出答案。
于英生家屬仍然拒絕采訪
于英生無罪釋放后,一直沒有出現在媒體的視野中。于英生的哥哥于寧生是蚌埠市電視臺的一名記者。此前,于寧生向記者表示,于英生沒有手機,家屬陪著他在外地醫院檢查身體,不想被打擾。連續多天,記者通過短信和電話發出采訪請求,于寧生均予拒絕。
和此前的趙作海案、張高平叔侄案等案不同,于英生案并未出現真兇。連日來,記者試圖聯系于英生案一審、二審辯護律師,未能打通其電話。
8月15日,記者輾轉找到案發地于英生家,房產已變成花店和文具店。多名鄰居表示,當年案發后,很多人都相信是于英生殺害了妻子韓露。隔壁單元一位退休干部則表示,于英生能釋放是基于“疑罪從無”,也是司法進步的一種體現。
>>鄰居講述
現場遺留煤氣罐和蠟燭
昨天,被害人韓露的母親馬女士的老街坊王女士講述了當年情況。
王女士說,由于是鄰居,她看著韓露長大,“長得非常漂亮,人很樸素,性格也比較內向。”長大后,韓露在市第一麻紡廠上班,后來,她與于英生戀愛,“于的家庭殷實,父親在市里當干部,母親是一家賓館的總經理。”
韓露和于英生結婚后,生了一個男孩,一家三口住在南山路一套三室一廳的臨街的房子里。
王女士說,她從已過世的韓露的父親口中得知一些案發情況。據介紹,案發當天是周一,于英生早上帶著7歲的孩子去上學,中午時分,韓父接外孫回到于英生家,發現門是虛掩的。韓父進臥室后,發現屋內放著一只煤氣罐,閥門打開,滿屋都是煤氣味,在角落里,還發現一根點燃過的蠟燭。
“可能是因為煤氣量不足,屋內沒有發生爆炸。”韓父后來分別給韓露的單位和于英生打電話,確認韓露沒有上班后,韓父掀開床上的被子,發現女兒的尸體。
多名老街坊稱,聽說韓露被發現時,頭被砍斷,只連著一層皮。王女士說,她后來在殯儀館見到韓露的尸體時,其頭部被黑色的紗布包裹。
此案發生后,于英生被警方帶走調查,最終被認定為兇手。
王女士說,當年都傳稱于英生有外遇,夫妻關系不和,嫌疑最大。
>>被害人母親
堅持認為女婿是兇手
此案被害人韓露的母親馬女士今年70多歲。在案發17年后,馬女士仍然沒有原諒女婿于英生,堅持認為他是兇手。
昨天,記者打通馬女士的電話,她在電話中稱身體不好,不掌握卷宗材料,也不愿見面。“從1996年到2001年,經過這么多年的調查,公檢法都通過了這個結果,怎么會說推翻就推翻。”對于如今于英生無罪釋放,馬女士表示不認同,“無論他走到哪里,判到哪里,我都堅持認為他就是兇手,我也不知道他為什么被改判了。”
馬女士的老街坊王女士說,韓露的死對于父母影響很大,她的父親每日精神萎靡,三年前已去世,“于英生的孩子跟著老兩口生活,一直很自閉,經常待在家里打游戲,門都不愿意出。”
馬女士稱,她現在年紀已大,雖然不同意現在的結果,但她請不起律師申訴,“韓露也沒有兄弟姐妹,我也沒有能力讓這個結果改變了。但我會堅強地活下去。”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