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西都市報:你想過嗎?在享受快遞便捷的今天,市民的姓名地址等信息卻被快遞員向外兜售。繼電信、房地產、銀行等傳統行業后,快遞行業淪為公民信息泄露的“重災區”,現在更出現了專門網站,銷售載有個人信息的快遞單。購買快遞單的,多是為了提高銷售量的淘寶店店主。
快遞單交易來源于網店“刷鉆”的需求,通過制造虛假交易量來提高網店信譽。但刷鉆之余,這些標有私人姓名、電話、住址的快遞單信息,卻給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去年10月,福建廈門發生一起根據快遞單號信息而入室搶劫殺人的案件。
成都市民的快遞單信息也會被買賣嗎?
某網站客服:賣76萬單,交易152萬
昨日,記者在網上搜索了被媒體點名最多的“淘單114”網站,但網址已無法打開;“單號吧”網站無客服回復。
隨后,記者找到一家名為“讓你一路狂飆”的網站,這家網站主要是賣快遞單。網站上顯示會員數量為5328個,總成功交易單數為76萬,總交易金額達到了152萬。
網站客服告訴記者,目前只銷售圓通和中通的快遞單號,售價是2元一個,保證單號上的姓名、電話、地址信息真實。但拒絕透露這些單號的來源,當記者追問如何能保證可靠時,這位網名叫“香奈兒”的客服稱,“難不成為了一丁點兒錢,搭上苦心經營兩年的網站嗎?”還稱有些老客戶一買就是上萬條。
成都快遞公司:不敢賣信息,售空白單
據媒體報道,網上銷售的個人信息來自快遞公司。昨日,記者以“新開淘寶店主”的身份,聯系了成都市的多家快遞網點。其中,圓通快遞員明確告訴記者“用戶信息都是保密的,不能賣”;申通快遞川大望江校區網點負責人則說,“我們不敢做這個,公司有規定,曾有網點做過,被發 現 了 要 被 罰 款 的 。”
但出現一種新的交易模式。申通快遞某網點快遞員告訴記者,他們可提供有單號的空白快遞單給網店店家,店家填好單子交給快遞員,同時必須提供如報紙、糖、襪子之類的小物品。訂單價格由發貨量確定,200份快遞省內訂單5元一張,省外訂單7元一張。
但是,這些快遞并不會真的被寄出,而是由快遞公司來簽收。律師說法
買賣個人信息快遞公司最高罰5萬
據今年施行的《快遞市場管理辦法》,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以及快遞從業人員不得違法提供從事快遞服務過程中知悉的用戶信息,泄露用戶信息的企業將被處以1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罰款,對個人處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就成都市出現的這種快遞公司與網店店主的空白快遞單交易,成都某快遞公司一負責人說這種做法違反行業規定。四川琴臺律師事務所的金旺律師則表示網店店家此種行為屬于虛假宣傳,但對于買賣快遞單信息,處于法律監管空白區域,因此難以定性。
西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教授陳鵬飛認為,相比房地產、銀行等行業所泄露的個人信息,快遞單信息更完整,隱藏的危害性更大,容易滋生冒領快件、入室搶劫、敲詐勒索等刑事犯罪。新聞鏈接
五種方式泄露信息
1、移動公司出售個人信息給廣告公司
2、海量信息科技網出售各種用戶信息,記錄了姓名、手機號、身份證號碼等等
3、木馬程序讓你電腦成為“肉雞”4、一些淘寶網店名義上賣手機實是非法售個人信息
華西都市報見習記者 謝燃岸記者張路延實習生鄭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