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南昌社區一公廁倒塌 三年內四次重建遇阻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3-08-19 09:19

      ·平衡·

      蔡華偉繪

      核心閱讀

      一座倒塌3年的小公廁,卻引發居民的很大不滿。3年時間里,廁所廢墟成了持不同意見居民持久戰的“戰場”。江西南昌市西湖區相關部門4次試圖重建公廁,4次遇阻。區里組織召開10余次協調會議,社區干部上百次家訪,問題仍懸而未決。

      今年5月13日,公廁開始重建,6月9日投入使用,圓了社區居民的安居夢。這又是什么原因呢?

      盛夏酷暑,小巷里倒是清涼。8月初,記者來到南昌市西湖區六眼井社區大凌云巷10號,家住樓房一層104室的胡園園老人非常熱情,搬出凳子和我們攀談起來。

      談起3年來的“拉鋸戰”,胡園園記憶猶新。公廁倒塌后,一方面是樓房住戶堅決不同意重建;另一方面是平房住戶堅決要求重建。“我當時是堅決反對重建的,廁所就在我家隔壁,氣味熏死人,蒼蠅蚊子成堆。”胡園園說,“現在干凈整潔的新公廁建起來,不僅大家都方便了,鄰里關系也好多了!”

      都是民意,而且此類事情,也不能僅憑少數服從多數了事。眾聲喧嘩中,小公廁,重建還是廢棄?成為當時擺在當地黨委、政府面前的難題。

      糾 結

      公廁在,又臭又占地

      公廁倒,就近解手難

      六眼井社區居委會主任簡瓊帶記者來到這座已投入使用兩個多月的新公廁,青灰色的外墻,外面聞不到氣味,里面是潔白的瓷磚,見不到垃圾污垢。公廁面積縮小后,留出1.6米寬的通道,周邊有幾株扇尾葵在風中搖曳。 

      公廁對面就是西湖幼兒園。簡瓊說:“正對著大門的垃圾堆沒有了,蒼蠅、老鼠難覓蹤跡,家長和孩子們可高興呢。”

      2010年秋天,舊公廁的房頂長出一棵小樹導致墻體開裂。考慮到存在安全隱患,當年10月15日,西湖區市容所派施工隊拆除了公廁受損的頂部及一面墻體,準備進行修繕。沒想到,當天晚上,住在公廁隔壁樓房的部分居民趁著夜色推倒了另外三面墻,導致公廁徹底變成了一片廢墟。

      “你看啊,廁所緊挨著兩棟樓,完全堵死了通道,出行很不便。最重要的是,公廁臭呀!太影響生活質量了。”對于當年推倒公廁的原因,高樓居民這樣解釋。

      由于158戶樓房住戶的堅決抵制,公廁修繕工程被迫中止。但公廁一倒,那些住平房無衛生間的住戶就不答應了。

      “自打我出生,這里就有公廁。”家住中凌云巷7號的馬紹斌老人,今年64歲,身體硬朗,他說:“拆掉后,很不方便,人有三急呀,天天要用的。”

      這座公廁被拆后,最近的公廁也在150米開外,而且坑位只有兩個。馬紹斌無奈地說:“這3年當中,社區老人有冬天披著大衣上廁所滑倒摔傷的,有因為冒雨去被淋病的,甚至有因為廁所距離太遠等待時間太長忍不住把大便拉在褲襠里的。”

      這樣,自2010年10月以來,40平方米的廁所廢墟成了兩派居民持久戰的“戰場”。雙方積怨日益加深、矛盾連連升級,各自串聯了一批人上訪,相互一見面就吵架甚至動手。

      求 解

      矛盾深,協調遇尷尬

      不放棄,勉力求共識

      不建,有人鬧;重建,有人吵。

      “高樓內的居民以公廁擋住消防通道為由,不允許重建。”簡瓊告訴記者,公廁一倒,這周邊平房內的幾十戶居民就必須到別的地方上廁所,極不方便。

      實事求是地說,公廁幾十年前就有,高樓是上世紀90年代才建,是先有公廁后有高樓,要說公廁堵了消防通道有些牽強,那也是規劃部門和開發商的事。可也要理解高樓住戶的心情,誰愿意挨著廁所住呢?

      回憶起當時的局面,西湖區城管局副局長李慶只有“尷尬”兩字:有關部門4次試圖重建公廁,4次被阻;先后組織召開了10余次協調會議,街道、社區干部數百次上門家訪勸說,居民意見不一,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眼看著矛盾愈演愈烈,隨時可能導致群體性事件。

      當地媒體也多次報道過該公廁引發的矛盾,居民、市民議論紛紛,許多街道和社區干部心里也是焦慮不安,但又束手無策。

      “解決矛盾,為民服務是我們的重要工作。”西湖區委書記周智安說,“做群眾工作就像‘年輕人談戀愛’一樣,黨員干部對老百姓要心中懷真情、行動有真情、辛苦付真情、信任贏真情,以情動情、以心換心,才能做好一些難做的群眾工作。”

      反復研究、多次磋商,西湖區決定以人為本,迎難而上。從今年初開始,周智安經常帶著相關部門負責人,搬著小凳子坐在樓房和平房居民中間,在公廁要建好的前提下,讓雙方提出各自的建議和訴求,聽完這邊聽那邊,盡量找到契合點。

      “樓上樓下跑了幾百趟,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原來總認為是不可調和的死結,停留在建或不建的思維里,大家都不肯讓步,心里也挺煩的。”簡瓊說,“后來在整理群眾訴求時,發覺通道和氣味是兩大難題,我們街道、社區干部就和區里反復商議,著重解決集中的意見。”

      化 解

      調方案,改造獲支持

      重實際,共贏促共享

      慢慢地,經過耐心的工作,雙方居民從見面就吵架,逐漸變為能面對面坐著提意見。

      樓房住戶說,原來這個廁所緊挨著兩棟樓,把通道完全堵死,給居民造成很大不便。通過協商后,西湖區決定新建公廁縮小面積,給樓房住戶留出一條能進出電動車的通道。

      “做群眾工作不能簡單生硬,要有人情味,多為對方著想。調整好了心態,也開闊了思路。”簡瓊的分析道出了工作方法的重要性。

      設計方案變更了4次,原來公廁是男女各7個坑位,新建的男女各3個坑位,既能滿足平房住戶,又能減少面積,留出通道。

      但樓房住戶還是擔心,公廁建成后不衛生,異味重,同時以前的老廁所內常有吸毒人員藏匿其間,怕新公廁建成后帶來安全隱患。于是西湖區決定,專為公廁聘請保潔人員,保證全天候打掃衛生,并安裝天網工程攝像頭,打消居民的疑慮。

      中凌云巷4號101室的樓房住戶魏鳳祥說:“前兩天,孫子們放假都過來住,家里廁所不夠用,我去了一趟,很方便,真的好干凈,說句不客氣的話,比很多住戶家里頭用的還強呢。”

      周智安在多次聽取群眾意見后,進一步要求有關部門將六眼井社區納入西湖33個社區綜合改造計劃中,要用最好的材料、最優的方案推進社區改造,化解群眾矛盾與積怨,開創社區居民共贏、共享、共治、共樂的新局面。

      “聽說路面要改造,路燈、健身器材也要裝。”社區居民的議論中,對將來的改造充滿了憧憬。

      公廁終于重建完工。盡管面積有所減小,但基本滿足周邊群眾需求,而且硬件設施和日常管理都上了一個檔次。

      小小公廁重建,詮釋了群眾工作這門大學問。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 [編輯:劉芮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