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門弟子”鄒勇的爆料,讓王林事件更加熱鬧,也讓王林在爭議的漩渦中陷得更深。
7月22日,關于王林的第一篇報道《隱秘“大師”王林的金錢王國》在京城某媒體刊發。當晚,《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見到王林。他憔悴的表情下是憤怒、焦慮、不知所措。
那一天,他試圖向本刊記者還原接受“那個記者”采訪時“所要表達的原意”,但他既沒有時間,也沒有力氣。他的大部分時間必須要用來應付各種電話。他的手機幾乎未曾中斷,大多表示關心、安慰以及給他出各種主意及解決方案。
那時候,他仍沒有料想到媒體的關注會持續這么長時間,事態發展至這么嚴重。
在萍鄉當地,人們更愿意將王林事件的演繹看做是王林與鄒勇兩大富豪之間的“戰爭”,很多人認為,鄒勇“巧妙地利用了媒體的力量,成功地讓王林身敗名裂”。
“鄒勇是進入、利用王林圈子最成功的”
“王林那里就是一個移動的商業平臺,周邊的許多商人都想盡辦法進入他的圈子以獲取更多的商業信息和人脈資源。”王林的鄰居張麗娟(化名)說,自己常到王林家串門,“那些財大氣粗的老板見了王林畢恭畢敬,但我們可以隨便跟他開玩笑。”
在當地一位自稱和王、鄒都是朋友的企業家看來,鄒勇是進入該圈子經營和利用人脈最成功的一個。“這些年來,他通過王林這個圈子結交了很多關系。”王、鄒兩人因此在政商兩界有許多共同的朋友,原鐵道部部長劉志軍是最著名的一個。
在建筑工地做過“小工”、當過個體貨運司機的鄒勇,現為江西省天宇燃料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上世紀90年代末,憑著倒賣煤炭完成了原始積累。但真正讓他迎來人生巔峰的是認識劉志軍之后。鄒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承認,王林引薦他見到了劉志軍,申請下了一個貨場贛西電煤項目。
據王林說,這個貨場讓鄒賺了8個億。但這種說法并未獲得鄒勇的認可。
關于這個贛西電煤項目,當地媒體有過這樣的描述:該項目是一個集煤炭加工、精選、儲備、配送于一體的,戰略性的能源物流儲備與服務平臺。目前已被國家發改委列入“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循環經濟節約重大示范項目”、“十大產業調整和振興計劃項目”。
那是萍鄉乃至整個江南最大的煤炭儲運中心,為此,劉志軍還配給了該項目數條鐵路貨運專線。
據說,正是借助贛西電煤項目,鄒勇正式躋身于當地舉足輕重的企業家行列,并成功建立了緊密的政商關系,也相繼獲得了政治上的認可。他成為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全國勞動模范”及江西省第十二屆人大代表。
今年6月,王林曾向中央巡視組舉報鄒勇
知情人士表示,在認識王林之后,鄒勇在萍鄉乃至江西均建立了較好的政商關系。在當地官場,鄒有著較好的口碑,對他較為普遍的評價是:此人出手十分大方。
王林也承認,當初愿意接受鄒勇的示好并與其交好,除了他的“甜言蜜語”外,“出手大方”也是重要原因。當然,他說,自己也料想不到鄒的翻臉這么決絕。
據王林的講述,以及王、鄒兩人多位共同朋友的描述,“師徒”二人的關系在鄒認識了劉志軍后開始起了微妙的變化。“他攀上劉志軍發跡之后就很少搭理我了”,關系日漸疏離。王林的心里不是沒有落差的,他氣憤的時候直斥鄒勇為“白眼狼”。
王、鄒“戰爭”爆發的導火索,是去年的一起涉及巨額房產款的經濟糾紛。
2012年10月,王林向萍鄉市中級人民法院起訴,要求鄒勇返還自己為其購房及裝修的巨額款項。一審判決,王林勝訴,法院判決鄒勇返還王林3300萬元,并駁回了鄒勇的反訴請求。鄒不服提出上訴,目前該案仍在審理中。
正是在京城某報有關報道刊發后、該案二審開庭前,鄒勇向媒體報料,指控王林對其詐騙等多項罪名。
而王林對鄒勇的舉報也一直在進行著。從2012年11月開始,王林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江西省人大常委、江西省高級人民檢察院等機構寫信或上訪實名舉報鄒勇。
《中國經濟周刊》第一次采訪王林,是在今年6月其向駐派江西的中央第八巡視組遞交了實名舉報鄒勇的材料之后。
王林在舉報材料中稱,持有外國護照的鄒勇利用金錢編織的關系網對當地商人大肆打擊報復。
當時,王林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萍鄉市的重要領導勸我放棄舉報,理由是當前正是萍鄉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如果鄒勇垮掉,萍鄉經濟會受到很大影響。”
王林想過,萬一最后無計可施的時候,通過網絡曝光鄒勇的“惡行”。但現在,鄒勇通過媒體先讓王林身敗名裂了。
當地官員的態度
截至發稿,《中國經濟周刊》多方聯系采訪鄒勇,未獲回復。
事情演變得越來越復雜,萍鄉當地官員一直在靜觀其變。“目前為止還沒人出來表態,但據悉,他們所持的立場,大致可分為兩大陣營:‘倒王派’和‘保王派’。”當地一位企業家向記者分析說。
王林在萍鄉是一個神秘又張揚的富豪,極富勢力和爭議。但媒體的“倒王”氣勢,反而讓王林在萍鄉當地贏得了許多同情。
據王林介紹,這20多年來,他堅持每年按蘆溪縣民政局的貧困戶名單,為5000戶左右貧困家庭發放衣物食品等扶貧物資,平均下來每年達三百多萬元。媒體對他“善心”的“置若罔聞”令王林感到失望。
張麗娟對《中國經濟周刊》說,之前許多年的捐贈,王林并不出面,而是交由當地的民政部門發放。“但去年有老百姓反映,發的東西一年比一年少了,希望王林監督一下,因此去年底他才去了現場發放。”
事發之后,王林在當地多年的捐贈,為其贏得了同情的基礎。“但媒體的輪番轟炸使得他連辯解的余地都沒有了。沒有人愿意相信,也沒有人感興趣他的善行。如果我們跳出來說他是一個善良的人,肯定會招致質疑和謾罵。”上述那位煤炭企業家說,這種輿論氛圍也是當地政府沒人敢站出來為王林說話的重要原因之一。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