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功大師王林、“致癌神醫”王學貴的騙人“畫皮”接連被撕破,“中醫大師”泛濫現象再度引發關注。人們不禁疑問:這些打著中醫旗號的所謂大師為何招搖過市、屢打不絕?名中醫、真大師都到哪里去了?
“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不斷升溫的養生熱和一些人盲目跟風,為各路假大師提供了商機;同時,受執業醫師政策、醫療行業商業化等多重因素影響,傳統中醫發展空間受到擠壓,確有真才實學的民間中醫“高人”處于邊緣化狀態,難有出頭之日。
每出一個假大師 就給中醫抹一次黑
從曾經的“中國食療第一人”的張悟本,到號稱弟子3萬的道長李一、“養生教母”馬悅凌,再到最近遭查的王林、王學貴,近年來身懷各種“神功”的“中醫養生大師”前赴后繼,不斷涌現,成為養生界一大景觀。
“這些人都打著中醫的旗號大肆斂財,每出來一個,就給中醫抹一次黑,誤導了大家對中醫養生和治病功能的認識。”河北省中醫藥研究院主任醫師、《中醫藥與亞健康》雜志總編曹東義感慨地說。
調查發現,這些所謂“大師”都有一個共同特點,不論其實際療效如何,但宣傳中都吹得神乎其神,并通過與名人合影、上電視臺講課等方式為自己貼金。比如,道長李一宣稱能水下閉氣生存2小時22分、王林的隔空取蛇絕活,最終被證明都是騙局。而張悟本提出的“生吃長條茄子能降脂”,王學貴號稱“晚期癌癥的治愈率高達95%”,均被醫學界人士斥為“信口開河”。
專家指出,國人的健康素養欠缺,中醫知識缺乏,導致很多人輕信一些所謂的養生“神功”。衛生部在2009年底首次公布《中國居民健康素養調查報告》:我國城鄉居民具備健康素養的總體水平為6.48%,即每100人中不到7人具備健康素養基本知識。
“只要大肆做廣告的肯定有水分,重點不在看病而是賣藥。”山西省運城市衛生局原調研員田康立說,真正的名中醫很少做廣告,因為中醫診治過程需要望聞問切,勞心費神,半天能看問診十多個人就不錯了,來的病人多了反而無法保證效果,因此根本不會做廣告。
中國社科院中醫藥國情調研組執行組長陳其廣認為,當前中醫市場魚龍混雜,與急功近利、浮躁盲從的社會心態和醫療市場的過度商業化有關。實際上,真正的傳統中醫是醫德優先,那些被曝光的所謂“大師”卻在中醫旗號下夸大其詞,將斂財作為第一目的,違背了中醫精神。
“國醫大師”數量少 “民間高人”難出頭
假大師滿天飛,到哪里去找真正的中醫大師呢?
2009年6月,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衛生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評選,30位從事中醫臨床工作的(包括民族醫藥)的老專家被授予“國醫大師”榮譽稱號。這是新中國成立后我國第一次在全國范圍內評選國家級中醫大師。
“國醫大師”評選條件要求從事中醫臨床工作55年以上,因此獲選“國醫大師”的年齡大都在八九十歲。一位中醫界人士說,“國醫大師”數量太少,并且都年事已高,普通患者能得到“國醫大師”問診的機會很少,難以滿足社會需求。
值得信賴的“國醫大師”寥寥無幾,而各地中醫院狀況也不理想。多位中醫界人士表示,當前,中醫院逐利沖動強烈,由于西醫檢查、西藥價格貴利潤高,很多中醫更愿意用西藥給病人看病,中醫藥成了輔助。
不止是中醫院“西化”嚴重,目前中醫人才教育也不樂觀。陳其廣對全國中醫院校學生進行調查后發現:很多考上中醫高校的學生并非真正熱愛中醫,而是這些學校好考;上了中醫專業的,要學大量西醫、英語等,真正用在中醫學業時間不足一半;畢業后從事中醫門診的,為了給醫院和個人爭取更多經濟利益,開的更多的是西藥方。
“傳統中醫的根在民間,但很多民間中醫‘高人’行醫處境尷尬。”多位中醫界人士告訴記者,“現行的執業醫師法、藥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規和醫療市場的過度商業化,對中醫發展都很不利。”
“典型的民間中醫醫生,處于無校、無廟、無照的狀態。”陳其廣說,這些人大多是祖傳或師承的技藝,沒有正規院校學歷,并且大都是個人行醫,沒有所屬的醫療機構。關鍵是無法獲得正規執業醫師資格。
田康立告訴記者,運城市傳統中醫基礎較好,從事中醫藥工作15年以上的民間人士有三四千人,執業醫師法1999年施行后,這些人由于學歷、機構等因素制約,無法獲得執業資格,就變為了非法行醫。“但這些民間中醫的確為周圍老百姓求醫問藥解決了很大問題。”
名中醫有了地位,假大師就沒了市場
專家表示,中醫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也是世界醫學界的瑰寶,應通過提高公眾中醫素養、打擊醫療欺詐、改進中醫院校人才培養、扶持民間中醫人才等多種措施,助推中醫健康發展。
“對打著中醫旗號招搖撞騙、非法斂財的行為要進行整治。”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教授周孝正說,目前追究機制、處罰力度明顯不足,很多事件都不了了之,讓假大師逍遙法外。應該采取措施,加大處罰力度,凈化中醫市場。
普及中醫知識、提高健康素養是提高公眾鑒別力、防止上當受騙的根本途徑。陳其廣、曹東義等專家說,應以平常心對待中醫,改變“西醫看不了的病才去看中醫”的醫療習慣,防止對中醫的期望值過高,結果造成失望過多,加重對中醫的誤解。
“名中醫有了地位,假大師就沒了市場。”曹東義認為,各地應加大對當地權威中醫人才的宣傳推廣力度,讓名中醫走上前臺,被公眾熟知;同時,要甄別、扶持那些確有技藝、規矩行醫的民間中醫人士,給他們以應有的尊重,納入正常管理渠道。
田康立說,當前,中醫類別師承人員和確有專長的民間中醫人才參加全國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的門檻很高,程序繁瑣,導致很多人無法參加全國考試。“當務之急是降低門檻,讓確有才能的民間中醫‘浮出水面’,摘掉‘非法行醫’的帽子,造福社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