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教育部公布《小學生減負十條規定》,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皽p負十條”一出,熱議一片,有關部門當天就收到上千條意見。在不得留書面家庭作業、均衡編班、取消百分制、四年級前不舉行統一考試、不推薦教輔材料、不得搞任何形式的補課、不舉辦“占坑班”等規定中,“不留作業”一條爭議最大。
從社會反映來看,“減負十條”頗多肯定和贊賞。但是是否“減負十條”一出,困擾國人多年的中小學生負擔過重問題就迎刃而解了?相信絕大多數人都付之一笑。減負這事兒早已有之,而且年年喊,卻都是雷聲大雨點小。就連部分小學老師和家長也認為,學校按照規定實施沒有問題,但基于升學壓力,從執行層面來說,還是比較有難度的。
“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這座橋從小學時就開始走了。每個家長們都本著“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心態做著種種妥協,家長望子成龍而為其定制的特長培養以及升學壓力的“逼迫”使小學生壓力重重。這也難怪,從小學開始,分數和老師意見就決定著孩子能不能上一個好初中,只有上了好初中升入重點高中的幾率才會更大,而升入重點高中意味著考上好大學的幾率就更大了,那就代表著未來找工作會相對容易些。
在這樣的循環模式下,即便學校“減負”,社會、家長也是無時無刻的不在“增負”。而且給孩子減負的項目,無不與利益息息相關,眾所周知觸動利益比觸動靈魂還難。如何斬斷小學生入學升學所牽引出的巨大利益鏈?不搞擇校,不設重點班,不安排統考,嚴禁違規補課……這些需要減負的項目都與利益鏈息息相關。如果小升初的現狀不改變,如果優質教育資源依然炙手可熱,小學生的負擔就很難減下來。
所以,減小學生負擔,不能流于不留作業、不補課這樣的表面,更應該從改變考試升學制度入手,從制度上保證學生不在被沉重的書包壓得喘不過氣。
?
相關鏈接
?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