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么好的生態名片下,海口如何結合自身實際推進新型城鎮化?參加論壇“新型城鎮化———人口城鎮化的轉型與發展”互動討論時,市委副書記、市長倪強表示,海口市農村面積占到全市面積的90%以上,而農村人口(70多萬)只占到全市人口的三分之一,為推進新型城鎮化提供了發展空間。我們將按照“頂層設計、產業支撐”、“改革創新、先行先試”、“底線思維、以民為本”的思路,規范操作,穩步推進。
在推進城鎮化統籌城鄉發展中率先破題
倪強表示,要認真學習借鑒各兄弟城市在推進新型城鎮化方面的寶貴經驗,結合自己的實際,逐步推進“四宜三養”(宜居、宜業、宜學、宜游和養眼、養身、養心)城市建設。
倪強指出,今年4月,習總書記出席亞洲博鰲論壇期間視察海南,明確要求海南要爭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范例,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海南省委、省政府要求海口要在推進城鎮化、統籌城鄉發展中率先破題,為全省作示范。按照最近召開的市委全會的部署和陳辭書記的指示,我們也正在結合海口實際進行積極探索。
“結合海口實際,我們確定的城鎮化就是堅持綠色生態的城鎮化。”他表示,在推進城鎮化中,我們特別注意保護良好的生態環境,這是海口未來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城區求精鎮墟求強鄉村求美
倪強表示,“頂層設計、產業支撐”就是在規劃布局、產業發展、鎮墟建設、社會管理、戶籍改革、傳統文化保護和傳承等方面,做好頂層設計,突出地方特色,層次清晰,功能明確,布局合理,發展聯動,設施共享的思路,突出城區求精,鎮墟求強,鄉村求美。主要是以現代農業和現代服務業為基礎,因鎮制宜,導入特色產業,突出“一鎮一品”、“一鎮一業”。
三招推動兩個示范鎮建設
倪強指出,“改革創新、先行先試”主要是啟動統籌城鄉發展示范鎮建設,目前正在推進兩個示范鎮建設。一是創新行政管理體制,增強區鎮兩級發展自主權,信息直達、項目直達、資金直達,二是探索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把土地資源變成土地資本,允許集體經濟以土地入股,三是啟動戶籍制度改革,剝離附著在戶籍上的城鄉居民差別。為有效推進示范鎮建設,我們還成立了市統籌城鄉發展公司,采取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的模式,在項目推動、資金籌措、社會資本進入等方面先行先試。
堅持三條底線改善民生保護生態
倪強認為,“底線思維、以民為本”主要是堅持三條底線。第一條底線就是切實提高農民收入,采取培育發展鎮村集體經濟,組建專業合作社,引導農業龍頭企業,推進“公司+基地+農戶”、“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多渠道增加農民工資性收入和資產性收入。第二條底線是切實改善民生。按照中心城區—中心鎮—農村社區梯次連接的布局,將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切實解決就業、社保、公共服務均等化,避免大規模造城運動和農民上樓。第三條底線就是生態環保的底線。積極推進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和生態環保“四規銜接”,特別是把生態環保規劃放在突出位置,把環保標準作為產業和項目落地的前置條件,實行項目專家預評機制,實行“一票否決”。
?
相關鏈接:
海口市代表團出席泛珠三角論壇 倪強帶隊考察紅塔集團?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